2023年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2023年)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2023年)

2023-03-31 10:10:08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1岁后育儿知识1  新生儿在出生后至2岁之间母乳喂养为最佳食物,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建议妈妈们能坚持尽量多坚持喂养母乳。看看母乳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6个月前的母乳宝宝,有着妈妈身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2023年)

1岁后育儿知识1

  新生儿在出生后至2岁之间母乳喂养为最佳食物,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建议妈妈们能坚持尽量多坚持喂养母乳。看看母乳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6个月前的母乳宝宝,有着妈妈身体带来的抵抗力+母乳给予的抵抗力双重保护。这个抵抗力可以保护宝宝在半岁内免受一般疾病的侵袭。

  6个月后的宝宝,妈妈身体内带来的抵抗力消失,需要增强自己的抵抗力,此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身心发展更为健康,过敏和消化不良较少,成年之后慢性病风险较低。

  母乳中的营养素除了传统认识的营养作用外,还有生物学作用,比如有很多活性物质,如抗体、酶等,这些营养素的活性作用,是配方粉无法比拟的。

  母乳中丰富的脂肪种类,还可促进婴儿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成熟,调控免疫系统发育,更有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当然,也有妈妈有疑问,母乳6个月或者1岁后就没营养了吗?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6个月后的母乳营养无法全部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因此专家建议大家添加辅食,但是并不意味着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相反,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总量是不变的,如果乳汁因宝宝添加辅食而减少,则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显得更高。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就坚持到自然离乳吧!

1岁后育儿知识2

  跟大人同餐

  宝宝现在就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饭了,只是他的饭要软、烂、细、碎,味道淡一些就可以了。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吃饭,更有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1岁宝宝的饮食,主食以大米蔬菜肉为主,奶为辅食。

  蔬菜水果都是必备的,其他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也是首选。像粥、面条、面片、包子等应该是主要的,其他的配方奶、水果汁、菜汁、菜汤、白开水、鱼肝油、肉汤、磨牙食品、肉末、碎菜末、肝泥、动物血、豆制品、蒸全蛋、小点心等也是不错的。

  宝宝一天下来该怎么吃?

  早餐 晨6、7点,宝宝除了喝奶,还可以喝一点牛奶或配方奶,吃一点菜泥也行;8点到11点之间可以给宝宝增加小点心、粥、菜汤、肉汤、水果、鸡蛋等,这些种类多样的食物能让宝宝体内的营养保持一个*衡状态。

  午餐 中午的辅食应该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了,除了基本的,还可以给宝宝增加一些肉类,碎肉末、碎菜末、动物肝脏、温开水、水果汁、菜汁等都是中午必备的。

  下午茶 到了下午,宝宝可能会有一些饥饿感,给他喂一小碗软饭,再加一些碎肉末、碎菜,美味就这样出来了,最后最好加半个鸡蛋。期间可以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吃点水果。

  晚餐 晚上6点的时候,宝宝可能要吃晚饭了,宝宝要吃面条的话,那就更好了,来一小碗面条或面片汤都行,5到7个小馄饨也是棒的,动物的血、肝、肉类、蔬菜都还可以继续给宝宝吃。

  晚上加餐 夜间,如果宝宝娇嫩的小肚子又咕咕叫了,就给他喂一些面食类,如一小块馒头或面包,还可以试试少量的磨牙食品,为了让宝宝更好的入睡,牛奶是必不可少的。

  ▶母乳可早中晚作为加餐

  虽然1岁后的宝宝已告别乳儿期,但乳类仍是宝宝每天应该选择的,母乳可早中晚作为加餐,继续为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

  上午和下午各加一次的水果或是点心,早、中、晚各加一次的奶,可以把各餐和喝奶错一下时间,就是 早餐 后半小时喝一次的奶,或是醒来先喝奶,半小时后吃早餐,有些早餐,比如鸡蛋、蛋糕、面包类的食物,可以和奶同时进行,中午可以先吃午餐,睡醒后喝一次的奶,晚餐可以正常吃饭,睡前一小时喝奶。

  母乳加餐时间表

  6:00~6:30母乳或配方奶200毫升(+谷物);

  9:00~9:30母乳或配方奶200毫升+水果;

  12:00~12:30饭菜;

  5:00~15:30母乳或配方奶200毫升+水果;

  18:00~18:30饭菜;

  21:00~21:15母乳或配方奶200毫升;

  21:15刷牙,按时睡觉。

  总之,母乳一样好东西,只要条件允许,就坚持到自然离乳吧!把最好的营养留给宝宝!

1岁后育儿知识3

  宝宝长到1岁后, 家长应有意识地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的能力。对待幼龄期的孩子,在训练时主要采用定位、反复练习的方法,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逐渐养成自己大小便的良好习惯。为此,从一开始训练时就应该注意让宝宝有定位的概念,先训练宝宝在固定的地方坐盆排便,使宝宝产生有尿便时不能站着或随地蹲着,应有坐盆的意识。初次训练排尿时可能不好掌握,家长可大概估计一下宝宝排尿的时间,如一般宝宝喝水后20~30分钟会有尿,睡觉前应督促宝宝排尿,这时候就要给予提示,让宝宝去固定的地方坐盆,但时间不要过长,每次3分钟左右,尿后立即提醒宝宝站起来。

  如果发现宝宝有使劲、面红、发呆的表情时,就要注意他是否想大便。每次坐盆时间5分钟左右,便后为他擦洗干净。

  同时,要训练宝宝养成每日排便1次和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坐盆排便,再加上他使劲的声音,便可以逐渐摸索出宝宝大便的规律。这样反复训练,习惯成自然,用不了多长时间,宝宝就能逐渐建立起对大小便的条件反射,知道我要大小便了,应该到什么地方去坐盆尿尿或排便。

  1岁半时,白天就不应该兜尿布了。特别在初练时,宝宝肯定会出现因脱不好裤子或没坐稳盆就排便的情况,此时家长不要斥责,而应耐心地教会宝宝怎样做,通过日复一日的经常训练,宝宝逐渐就会自己大小便了。但在训练宝宝大小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当宝宝聚精会神地玩耍时,他可能会忘记了大小便;偶尔也会因来不及而弄脏衣裤;有时也会出现随地大小便。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为此责怪宝宝,避免宝宝精神过于紧张,反而影响大小便习惯的培养,可以适时和蔼地提醒宝宝,这样对加快宝宝养成自己大小便的习惯是极为有利的。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阅读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1)

——1岁宝宝育儿知识200篇

1岁宝宝育儿知识1

  为什么宝宝的食量变少了?

  专家指出,1岁的宝宝食量变少是正常现象。首先,是由于宝宝在1岁左右增长的速度放缓了,因此所需的热量便减少了。其次,宝宝开始吃密度高的食物了,这些食物会更加“盯时候”,以前吃一碗肉泥,现在是一些肉块或者面条,显得吃的少了,其实是吃的“瓷实”了。再次,是因为到了1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了,他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做出选择。其中,吃什么食物便是重要的一项。因此,有的时候宝宝会吃很多饭,有的时候却是吃几口就跑走了,这都是代表着宝宝在宣告独立。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勉强宝宝吃不想吃的食物,这个食物不喜欢,那就换其他的食物,等过一段时间,再重新尝试之前不喜欢的"食物,有的时候需要反复很多次,宝宝才能接受某种食物。如果家长一味的勉强宝宝进食,只会造成宝宝更加厌食或者偏食,只有在舒适的环境下,才能培养宝宝良好的就餐习惯。

  如果尝试了很多食物,宝宝都不吃的话,家长要考虑是否是喂养方式不正确导致的。例如每日喂宝宝的奶量过多,导致宝宝不饿;或者只给宝宝吃泥状好嚼的食物而导致宝宝咀嚼能力不佳;或者因为宝宝贫血导致不爱吃饭。

  如何保证宝宝营养均衡?

  1岁宝宝基本可以吃大人吃的食物了,只是要注意在烹饪的过程中减少放入的调料,尤其是盐和酱油。1岁的宝宝饮食应该有规律了,像*一样的一日三餐,上下午外加两次点心。一日三餐需要摄入与大人相同的营养,即:

  主食:谷物、米、面条

  肉类:红肉、家禽肉、鱼肉、蛋类

  奶类:牛奶、酸奶、奶酪

  新鲜水果或者蔬菜

  专家指出,1岁的宝宝需要优质的油脂发育大脑,所以家长们不要认为宝宝应少吃油,而是要确保每顿为宝宝摄入较好的油脂。美国育儿专家建议1岁的宝宝每日主要的热量是来自于脂肪的,虽然不同国籍的人体质不同,不过我们仍然需要知道脂肪的重要性。同时,家长应满足宝宝一日三餐所需的营养,如果宝宝总是不吃饭,便需要去医院进行咨询,如果只是偶尔一顿两顿不好好吃饭,则不必过于惊慌,可能是宝宝在显示自己的独立性而已。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2)

——1至3岁育儿知识200篇

1至3岁育儿知识1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1至3岁育儿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1至3岁育儿知识2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策略1:微笑也是一种礼貌

  礼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宝宝还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宝宝“笑一笑”,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

  *策略2:说话要说文明话

  开口学说话,是宝宝学习礼貌的一个好时机。父母反复告诉小宝宝: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说“谢谢”;需要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对人家说 “请”;做错事情、惹了麻烦或影响了别人,应该说:“对不起”……如此,宝宝就能在学说话的第一时间内,接受礼貌语言,且印象深刻,能避免走弯路。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1至3岁育儿知识3

  小女孩是父母心头的宝贝,再加上现在“富养女儿”这种说法的推进,许多父母在对女孩的教育方式上过于极端。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独特的潜能,所以女孩的父母要把握好尺度,正确激发她们的潜能。

  如何激发女孩子的潜能?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结果把小女孩惯成小男孩,相信这样的经历很多家长都有过。但是,儿童心理学家说,我们应当允许小女孩保持她们的本性,允许她们表达出她们的全部情绪,而不是压制那些不太为人们所接受的方面。

  如果她们想玩火车,就让她们玩好了,没理由说玩火车就不像个女孩子。

  5个方法激发女孩最佳潜质

  1.如果她喜欢,陪她一起做女孩气的事。你们可以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做化妆游戏。给她做头发,也让她给你做头发。

  2.一般来讲,男孩比女孩更喜欢球类和带轮子的玩具。但是,如果你的小公主喜欢,你可以用在她身边踢球的办法来鼓励她的兴趣,或者给她买一个足球让她来练习。

  3.让孩子有许多不同的玩伴,包括男孩和女孩。

  4.当你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时,注意看她挑选哪些玩具来玩。 如果她选择的玩具是家中没有的,你可以考虑买给她,以激发她的兴趣。

  5.如果她害羞,从体育游戏里逃走,你不要强行推她去参加。你可以尽力去帮助她克服恐惧,比如牵着她的手,鼓励她模仿别的小朋友沿着墙走。

  小女孩完全可以玩活跃的游戏

  许多父母们总觉得男孩应该比女孩要粗犷一些,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一些“框框”、限制强加在女孩子的身上。比如,作为父母的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经常说,“小心别把衣服弄脏了!”“上攀爬架要小心!”“女孩子要这样做,要那样做!”等等。如果父母有这样言行的话,那就需要引起反思了,并且要赶紧做出改变。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3)

——1至2岁育儿知识200篇

1至2岁育儿知识1

  1-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儿童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1岁多的孩子热衷于走路,即使摔倒了也要爬起来接着走;从1岁半开始,就进入了手的敏感期,通过操作,儿童可以直接体验、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

  1-2岁育儿的语言开始产生,这一阶段被称为语言发生阶段。1岁至2岁,儿童说出的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的句子包括单词句和双词句。诸多研究成果证明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使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真正需要,并采取适宜的方式促进他们在动作、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

1至2岁育儿知识2

  1、传球

  首先选择和宝宝脑袋大小差不多的球(太大太小都抓不住),然后选择或清理出一块室内或室外的空间,家长坐在离他一两步远的地方,轻轻将球滚到宝宝脚边,然后鼓励他把球滚回来。宝宝熟练后,慢慢扩大与他的距离。同样,家长也可以试着将球轻柔地弹给宝宝,再让他弹回来。技能聚焦:学会滚球或则让球停止都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大动作技能;可以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还可帮他们培养时间感,因为需要算出球达到他们需要多长时间。

  2、吹泡泡

  自己动手将一杯水,一勺甘油以及两勺餐洗剂混合在一起,即可制成泡液。泡泡棒可以用塑料管、空心塑料棒做。用一根大泡泡棒吹出大泡泡,当宝宝追赶击破时,为他欢呼。然后用小棒重复,吹出点般的小泡泡要用力,吹大泡泡则要轻柔。这个游戏可以把宝宝带到户外做,向他解释风可以吹得树叶沙沙响,可以吹动他的头发,也可以吹走泡泡。吹时,家长倒着走,以便让宝宝边追父母边抓泡泡。技能聚焦:吹泡泡、追逐泡炮并将其击破是鼓励运动、刺激手眼协调的.绝佳游戏,还可以介绍大小高低的概念。

  3、晃动身体的歌

  家长可以给小宝宝唱《拍手歌》,并教宝宝根据歌词做动作,宝宝渴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所以要强调歌词中的手和脚,做大幅度的动作以强调词义。宝宝学会儿歌后,家长故意犯错,比如应该跺脚时拍手,就看宝宝如何反映了,宝宝很可能开怀大笑,因为幽默感与生俱来。技能聚焦:锻炼宝宝的身体意识、大动作技能、听觉和社交技能。学会控制手和脚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非常重要的事,当家长说出这些部位,他就可以指出身体的位置,说明游戏起作用了。-------------三联阅读

  4、枕头路

  在室内用枕头和软垫铺一条路,让路围着房间弯弯曲曲。家长鼓励宝宝沿着小路爬完或走完路线。这条路弯曲又不*,家长一定要抓住他的手,并把宝宝的鞋子和袜子都脱了,一旦宝宝的步子稳了,放手让宝宝自己在枕头上走几步,但是要站在附近保护。也可以在路线中,有的放两个枕头增高,有的放在桌下,这样宝宝就得自己设法爬上或爬下了。枕头或软垫也可以用各种大小、颜色和质地的,可以使路变得丰富有趣。技能聚焦:活动和探险,宝宝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在有趣的环境下带宝宝四处转转,一定会令他高兴。这项活动可以训练宝宝的动作技能,训练他克服障碍的能力,增强掌握*衡的能力。

  5、定格舞

  当家长和小舞蹈家6旋转跳舞时,放上音乐,并请旁人控制开关。将宝宝抱在怀里,乐声响起时,和宝宝一起左右摇摆做大动作,也可倾斜一下;音乐停止时,保持原有动作不动,音乐再次响起时,继续跳。然后每次停止时都定格。大一点的宝宝自己能掌握好跳或跳,小宝宝在家长怀里定格,也会感到高兴的。技能聚焦:当宝宝跳舞时,能体验到音乐的韵律,这是宝宝发展语言和音乐技能重要的第一步。这种游戏还可以开发宝宝的*衡和听觉技能。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4)

——0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3篇

0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1

  第一次体检

  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体检项目:

  1、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宝宝皮肤颜色红润为正常。检查全身有无严重疾病。

  2、心率:检查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心跳有力,每分钟超过100次为健康。

  3、刺激后反应:检查宝宝是否有正常的生理反射。比如哭、反应灵敏为正常。

  4、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宝宝活跃程度正常,肌张力为正常。

  5、呼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宝宝呼吸良好、哭声响亮为正常。

  6、生殖器: 男婴的睾丸此时应降入阴囊。

  第二次体检

  宝宝出生后28天,宝宝1个月。满月体检尤为重要,这个时候还要为宝宝办理计划免疫卡,以确保能够及时给宝宝注射疫苗。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

  2、头部: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3、眼部: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头单方向转动。

  4、耳部:观察宝宝耳部有无出现炎症。

  5、胸部: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隆起。评价宝宝胸廓和肺的发育状况,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

  6、呼吸频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是常用测量呼吸功能的方法之一。新生儿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

  7、臀部:皮肤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8、生殖器及*:观察有无畸形,婴儿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

  9、四肢:四肢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

  10、1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 男婴约5.03公斤;女婴约4.68公斤

  身长: 男婴约57.06厘米;女婴约56.17厘米

  头围: 男婴约38.43厘米;女婴约37.56厘米

  胸围: 男婴约37.88厘米;女婴约37厘米

  第三次体检

  宝宝出生后42天,宝宝2个月,42天体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他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到医院体检,也是对他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开始。

  检查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是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是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的指标。

  2、头围:是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3、胸围: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隆起。

  4、评价发育智能:以拉坐和竖抱等方式来测试宝宝竖头的情况,给予玩具来测评宝宝手部抓握的情况,用移动的图卡或玩具测试宝宝追视的情况,用摇铃测试宝宝听觉的情况,并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的情况。对有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5、2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 男婴约6.03公斤;女婴约5.48公斤

  身长: 男婴约60.30厘米;女婴约58.99厘米

  头围: 男婴约39.84厘米;女婴约38.67厘米

  胸围: 男婴约40.10厘米;女婴约38.78厘米

  第四次体检

  宝宝4个月了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2、头围: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头可以随着声音的方向转动,双眼追随运动的物体。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此时宝宝会留神倾听,对人们的谈话特别感兴趣。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竖抱能支撑住自己的头部。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扶立时两腿能支撑身体。

  6、验血:评价是否贫血。对于母亲孕期存在贫血问题的宝宝,可以做血常规检查,了解宝宝是否贫血,但一般不作为一项必须检查。

  7、评价发育智能:四个月的宝宝可以主动翻身,俯卧抬头可以达到90度并可以抬胸,拉坐时可以较好地配合医生,可以很好地竖头,具有主动抓握意识,追视图片或玩具可以达到180度,听到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逗笑能发声,对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进行家庭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

  8、4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指标

  体重: 男婴约7.52公斤 女婴约6.87公斤

  身长: 男婴约65.46厘米;女婴约63.88厘;

  头围: 男婴约42.30厘米;女婴约41.20厘;

  胸围: 男婴约42.68厘米;女婴约41.60厘米

  第五次体检

  宝宝6个月。部分宝宝已经开始出牙,会经常有口水横流”和磨牙等现象出现,家长要给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防止宝宝出现口周湿疹和龋齿等。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

  2、测量头围;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此时宝宝身体能随头和眼转动,对鲜艳的目标和玩具,可以注视约半分钟。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可以根据声音寻找声源属于正常。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此时宝宝会翻身,已经会坐,但还是坐不太稳。会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西。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乳牙的萌出时间是具有个体差异的,过早萌出或延迟萌出,都会对宝宝牙齿发育和辅食添加造成影响。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

  7、验血:评价是否贫血。4—6个月时血红蛋白(Hb)<100g/L,6个月—3岁时Hb<110g/L为贫血。

  8、骨骼:检查是否方颅,有没有肋骨外翻。

  9、微量元素: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血液中钙、铁、锌、硒、铜、镁和血铅等的含量。

  10、评价发育智能:半岁的宝宝已经能够灵活地翻身,独坐稳定而持久,可以向各个方向转动,扶着腋下可以主动迈步,玩具能在两手之间倒手,想要抓取小物体,叫名字有反应,偶尔模仿发音,甚至可以说爸 妈 打”等词,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及物品之间的联系,怯生反应明显。医生会依据以上几个方面对宝宝进行测试,观察宝宝的反应,并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和意见。

  11、6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 男婴约8.46公斤;女婴约7.82公斤

  身长: 男婴约68.88厘米;女婴约67.18厘米

  头围: 男婴约44.32厘米;女婴约43.2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4.06厘米;女婴约42.86厘米

  第六次体检

  宝宝9个月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

  2、测量头围;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此时视力约0.1,能注视单一线条。

  4、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稳坐,能自由躺下坐起,能够前后爬,扶杆能站。会双手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

  5、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此时宝宝长2—4颗牙。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6、微量元素:通过采血化验,评价微量元素(钙、铁等)含量是否正常。

  7、评价发育智能:9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手膝爬,可以从仰卧位坐起到站立和坐下,各种*和姿势之间可以较好的转换,扶着东西可以站并迈步,有取放意识,能够拇食指捏取小物体,会盖瓶盖、套杯等,可以清晰地发爸 妈”音,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联系,可以执行简单的指令,能认识身体部位,模仿家长肢体动作。

  8、微量元素检查:宝宝出生后,前半岁由母体带来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较为充分的,因此不必做微量元素检查;半岁后以后,母体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又开始添加辅食,就很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因此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并遵医嘱适当补充。

  9、9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9.4公斤;女婴约8.8公斤

  身长: 男婴约73厘米;女婴约71厘米

  头围: 男婴约46厘米;女婴约45.2厘

  胸围: 男婴约45.6厘米;女婴约46.5厘米

  第七次体检

  宝宝12个月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

  2、测量头围;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此时宝宝可拿着爸妈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喊他的时候能转身或抬头。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能自己站起来,能扶着东西行走,能手足并用爬台阶;能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线。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1岁的宝宝一般已经出6—8颗牙齿,乳牙萌出时间最晚不应超过一周岁。

  7、血铅评价:检查是否铅超标。国际血铅诊断标准≥100微克/升为铅中毒。

  8、评价发育智能: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爬越障碍,独立站片刻,扶物行走了,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他已经可以搭积木、滚皮球、够玩具、翻书画、学涂鸦了,他可以理解更多的语言,学会用点头和摇头表达自己的意见,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可以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还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甚至还可以说抱、拿、给、走、要”等简单的词语。

  9、微量元素检查;

  10、12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男婴均为10.42公斤;女婴9.64公斤

  身长:男婴约78.02厘米;女婴为76.36厘米

  头围:男婴为46.93厘米;女婴为45.64厘米

  胸围:男婴为46.80厘米;女婴为45.43厘米

  牙齿:乳牙萌出约4-6颗门牙

0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2

  鼓励孩子

  这对于中班时期的孩子是十分关键的,因为他们对于师长的依靠性还是比较强,所以很容易会出现畏惧困难,不敢尝试的情景。所以,鼓励在这个时候就尤为重要了。

  独立做事

  不管事情有多难,能够不妨让孩子先去尝试,做到怎样程度就算什么程度,然后及时地予以称赞,让他们充分建立起自信心。这样不仅仅养成了孩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并且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自信心。

  模仿力强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有着惊人的模仿本事,家长不可小觑。因为这说明孩子有着比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注意观察所模仿对象的特点,也是自我本事的一种表现。

  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张,其实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做为父母,就是要适当地对孩子放手,让他们发挥自我的选择权,这同时也是避免孩子日后出现优柔寡断。

0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3

  1、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孩子问题越多,说明父母问题越多;

  2、恐吓是对孩子最大、最常见的伤害。包括:不吃饭我就拿走你的糖这样“小小”的恐吓。

  3、做父母需要先“消毒”,去掉心灵上的偏见等种种病毒。

  4、想要怎么样的孩子,就做怎么样的父母。比如想要脾气暴躁的孩子,父母尽可由着自己性子来;想要温和的孩子,那就得做温和的父母。

  5、孩子需要心理安全感,也需要环境安全感:孩子害怕过于宽敞的环境。哪怕有再好玩的玩具,他都很难真正安心。这个时候,别和孩子讲什么独立。让一个大人独自闯沙漠,他能感觉安全吗?

  6、做好父母的要素之一:懂得坚持。懂得哪些情况下要坚持;懂得如何坚持。另一要素是:情绪稳定

  7、孩子非常能察言观色,因此在他所能听到的范围内,绝不能随意议论他。尤其是不可以贬低他。倒是可以适当地归纳他的优点,“故意”让他听见。

  8、带孩子要投入。育儿无小事。小事也可能是大事。随意是指不要有情绪焦虑,而不是可以放任。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5)

——6岁育儿知识3篇

6岁育儿知识1

  父母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

  父母不能够总是让孩子依赖着自己生活,他们应该逐渐的学会独立,不仅是生活上的自立,还要慢慢的学会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积极乐观的思想,这对于孩子来说将是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好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面对挫折不轻易言败,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更加客观的评价人与事物。

  对于孩子来说,上幼儿园,上小学等都是一次次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学习着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对于父母来说也是,总是呆在自己身边的孩子背着小书包去外面的世界,他们也会担心和期待。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父母就要有心理准备,逐渐的放开孩子的手,教育讲究张弛有度,一味的抓着孩子的手,不给他们独立处事的机会反而不好呢,我们不能够等待孩子跟我们抱怨的时候才猝然警觉,我们是不是干预孩子过多了。

  孩子的行为习惯来自于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在日常中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他们也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变得逐渐优秀,社会上优秀的精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逐步的培养。

  孩子入学后,其实就是意味着父母照顾幼儿的岁月已经结束,家长要及时调整过来,以好朋友的身份陪伴着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天地,对于父母的依恋也会逐渐的减少,开始向往着外面的天地,而父母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在青春道路上走的更好,尽量不要给孩子无谓的压力,激发孩子的求学和探索精神。

  孩子慢慢的会有自己的生活,给父母的时间也相对会越来越少,父母可能会感到比较失落,尤其是母亲,但是这也是一个好时机,为了孩子父母已经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此时刚好是寻回自己兴趣和重视另一半的好时机,婚姻和孩子一样,同样需要用心经营,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帮助。

  总结:如今的竞争很大,孩子也是如此,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能够从父母那边获得信心和力量,得到温暖和安慰则是很重要的,不用过于紧张孩子的成绩,而要更加重视孩子的品德,让孩子成为一个充满自信善良的好孩子。

6岁育儿知识2

  让孩子愿意跟父母倾诉

  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愿意聆听孩子的心声,在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明白孩子的的所思所想,然后有针对性给予关心和帮助,这样子既可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还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经营。

  愿意跟父母倾诉的孩子心理上会更加积极,因为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他们都愿意跟父母分享,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变革现实,而消极情绪如果能够及早的化解,不会对健康心理的建立造成影响,也有利于顺利的实施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那么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们的倾诉呢,以下几个小技巧希望年轻的父母都能够了解。

  第一、善于引导孩子的倾诉

  当我们细微的感受到孩子情绪变化的时候,其实要做的是事情就是引导孩子们能够将内心的感受倾诉出来而不是急于哄他们开心却忽略了孩子不开心的根本,凡事不能够憋在心里面,因为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他们可能无法很好地排解掉负面的心理情绪。

  第二、耐心的倾听孩子诉说

  当孩子能够愿意跟父母倾诉的时候,其实父母是应该感到开心的,因为说明孩子是信任自己的,而我们不能够辜负这份信任,当孩子在倾诉的时候父母要做好一名好听众,不要表露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因为孩子能够很敏感的感受到父母心不在焉或是其他等等。

  第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孩子们其实不太懂得掩藏情绪,只要细心的观察就能够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当孩子跟父母体倾诉的时候,父母要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这样子孩子是会感觉很安慰的,之后再给他们进行开解,效果会事半功倍。

  总结:为了让孩子能够有倾诉的习惯,爸爸妈妈们也要注意多给孩子一些互动,给孩子保持一个亲密,信任的亲子关系,如此才可以让孩子愿意跟父母倾诉。

6岁育儿知识3

  高情商宝宝培养第一步,社交能力的提高

  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很重要,它直接体现了个人的情商高低,而情商高低跟幸福感也有着联系,现在很多孩子都表现出羞涩怕生的个性,这其实就不是很好,说明孩子只愿意跟熟悉的人接触,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

  社交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孩子自己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父母的帮助,帮助孩子能够从小培养开阔的心胸,具有广泛交友,跟其他宝宝和睦相处的人格魅力。

  第一、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个性是从小养成的,而情商的培养也要同步进行,多给孩子组织些群体的活动,寓教于乐是培养孩子最为有效的手段,让孩子能够多多走进集体生活有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更加轻松。

  第二、邀请其他宝宝来做客

  如果身边好友已经有了孩子,那么多邀请他们来自己家做客,趁着这个机会既可以让孩子多跟其他孩子接触,也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到待客的方法,学习着分享,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心情,孩子有些小摩擦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能够克服这些不开心,继续做好朋友。

  第三、爸爸妈妈做好榜样

  父母孩子们学习的模板,他们的态度以及行为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情商的父母肯定会关注孩子的各方面成长,除开物质还有精神,而在日常生活中,宝宝也能够从父母身上学到待人接物,交流的技能。

  总结:年轻父母们要重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他们还小,但是很多事情确实都需要从小时候开始抓起,如果孩子的个性发展高峰期没有给他们做好榜样,对他们将来会不利,一个孤僻内向的孩子发展是很受限的.,因为他们不懂得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6)

——2-3岁育儿知识200篇

2-3岁育儿知识1

  一、生长发育

  宝宝在2岁以后体重的增长会减慢,*均一年增加2千克,到3岁时体重约为14千克;身长的增长也有所减慢,约增加5~7厘米;到2岁半时,宝宝的乳牙已经出齐了,即20颗,这时的牙齿可能长得高低不*或歪斜,但以后大部分都能自然长正;2岁半到3岁前后,正是开始生虫牙的时期,故应引起注意。当宝宝运动能力增强,会坐、爬、站、行、跑、跳以后,他的肌肉组织发育可加速,肌纤维增粗,肌肉活动和耐力增强。

  二、动作发育

  2岁时的宝宝走路已经很稳当了,他可以控制身体重心的移动,行走的速度比较*稳。到3岁左右,他行走的动作会更加协调,全身紧张的状况已经完全消失,但由于肌肉力量不足,他控制自己肢体的能力有限,故走路仍然显得有点蹒跚,如果路上有障碍物,他还是不能很轻松地避开。2岁时的宝宝可以把双脚同时跳离地面,到2岁半时会单脚跳1~2次,还可以一步一步地上下楼梯。到3岁时,可双*替着上下楼梯,还能从椅子或比椅子更高些的地方往下跳。

  2岁的宝宝双手也有些气力,而且更加灵活了,可以用剪刀剪纸,会用手把球抛出去,还可以自己穿鞋、脱衣,会转动门上的把手,能够自己用勺吃饭。这个年龄的宝宝有的已经会骑小三轮车,有的还会踢球、荡秋千、滑滑梯。

  三、语言发育

  2岁时的宝宝不仅能够说出很多物体的名称,而且也可以说出由两、三个字组成的短句,如“车来了”;会用人称代词“我”,并且能够听懂大人的语言。到了2岁半时,宝宝就可以说一句较完整的话了,如“汽车到哪里去了?”或“这是什么?”等疑问句,有的时候还会自言自语地乱说一气。到了3岁左右,是宝宝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宝宝的语言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起来,但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差,故存在着发音不清晰、不准确的现象。

  宝宝虽然会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语言还不连贯、不完整,常常是东一句、西一句的,但只要周围的人用正确的语言、音调多和宝宝讲讲话,则宝宝的发音、讲话会逐渐准确的。宝宝语言的发育时间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早些,有的则晚些,宝宝讲话晚并不一定代表智力发育不好,所以不可强迫宝宝学说话,到了该说的时候他自然会说。

  四、补锌有助宝宝成长

  机体内缺锌会使脑细胞数目减少,尤其在胎儿到3岁期间,缺锌会影响宝宝脑部发育,根据调查一些先天性痴呆儿童,排除遗传外,缺锌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缺锌还会降低宝宝免疫功能,导致经常患病,原因是锌对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在夏天,宝宝出汗多,体内锌流失过快,极为容易缺锌,影响了宝宝的食欲,达不到营养的摄取,所以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宝宝健康发育前进的脚步,所以宝妈要时刻观察宝宝的动静,一发现缺锌就要及时给宝宝补锌,一般情况给宝宝多吃些动物肝脏、海鲜类食物等即可,严重的就要给宝宝吃些新稀宝,补上2-3个月,缺锌情况消失,宝宝成长的脚步才能继续前进。

2-3岁育儿知识2

  一、父母“以身作则”,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2~3岁的孩子不但运用直接模仿的方式学习,还开始出现比其更高一级的延迟模仿,也就是说他们逐渐会将父母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此,作为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只有家庭关系和睦,成员之间关系协调,具有互敬互互帮互让的高尚情操,才能使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等、和谐、愉悦的家庭教养环境,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允许孩子“实际动手”,不要“包办代替”

  孩子从2、3岁起就喜欢自己做事情,什么都想“自己来”。这是由于幼儿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由于年龄小,小肌肉发育不完备,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原因,使得愿望和能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时甚至是越帮越忙。家长要知道孩子从不会到会有个学习、练习的过程,不能因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去做,更不能因出错而斥责、批评孩子,对孩子做事的结果不要期望太高,应重在过程,重在参与。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不但能使幼儿全身的骨骼、肌肉、筋腱发育良好,而且能促进幼儿情绪和智力的发展。同时,允许孩子实际动手,不仅培养了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能使孩子接触更多的事物,扩展了知识,发展了认识能力,还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促进独立能力的发展。

  三、要“极度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2~3岁的孩子使用工具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以及比较高级的认识活动等都处在萌芽时期,父母对此要耐心地扶植和爱护。要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促进其发展。但是,处在人生“第一反抗期”年龄的孩子,会在多方面表现出任性不听话,因此为避免因矛盾冲突造成孩子的不良性格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极度耐心,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对待2~3岁的孩子应当在哪些方面多加引导呢?

  1、帮助孩子发展动作。

  2~3岁的孩子喜欢做事,但又做不好。父母应懂得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提出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要求,采取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大胆操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理解幼儿的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图。

  2~3岁的孩子由于刚学会说话,还不能用语言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理解孩子的意图,另外还要鼓励并指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对话情境,才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耐心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教孩子掌握简单的行为规则。

  儿童的各种心理特点都是在2岁左右开始萌芽的,儿童的身心以及良好品德的基础应该在这个年龄奠定。怎样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呢?首先,要从小事抓起。孩子的“教养”如何,很多是从小事上反映出来的。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具、图书用过后放回原处;要向父母或长辈问好等。其次,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要从孩子容易做到的开始,要适合孩子的思维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切不可朝令夕改。最后,既要态度一致,严格要求,又要不断鼓励,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给予正面强化。

  四、积极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促使儿童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表现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从而保证儿童的个性与品德顺利健康地发展。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

  1、建立儿童对自身的认同感。

  自身认同感的建立就是使儿童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总是属于自己并受自己支配。为此,父母就要经常不断地训练儿童,及早让他们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有意识地训练儿童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扔皮球,拾东西放到自己手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2、积极支持儿童合理的自主欲。

  自主欲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显著特征。儿童一般在2~3岁时开始出现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迫切的自我表现欲望。为此,父母不仅要理解儿童心理上的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意识地注意和接受他们合理的要求和探索行为。对于儿童不合理的自主欲,例如任性、胡闹、打人等,父母要加以限制和制止,并给予及时的教育纠正,这有利于他们形成简单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我意识。

  3、努力提高儿童自我评价的自觉性。

  父母要抓住各种机会来提高儿童自我评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在儿童表现出某种行为后,诱导他们自己判断是对还是错,并努力使他们把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自我”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会逐步摆脱外力的推动而经常自觉地对自己做出各种各样的评价,并向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扩展7)

——育儿知识分享5岁

育儿知识分享5岁1

  五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对于5岁的幼儿来讲,已经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时如果家长细心观察会发现,孩子这时明显好带好管了。比如这时孩子会非常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动物的故事,但却对抽象说教不能理解,说明孩子对*世界的理解还有一个过程。这时家长就要在施教时关注孩子的想像力了,引导孩子大脑中产生生动、形像的联想。

  5岁是幼儿游戏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家长的启发和引导下,孩子已经能够开始玩角色游戏,如用积木搭“动物园”、“饲养场”,自己扮演饲养员;玩开汽车游戏,司机、售票员则扮演得更象;玩医院游戏,会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开药方、打针,对病人表示同情,会说些安慰的话,做得很认真。这时父母应同孩子一起玩,通过亲子游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注意游戏的目标,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儿童在游戏时是很专心的,父母可借此引导他们逐渐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好品质。

  通过孩子随意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心理会得到良好的锻炼和发展。通过直接感知物体,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还可以进一步体验人际关系。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结合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情感习惯的培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德。

  5岁的孩子已经会自己找邻居小孩玩儿,会进行小组游戏,已出现朋友关系的萌芽。在良好教育下,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如问候妈妈的病。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在游戏中能团结友,互相提醒,遵守规则,想办法玩得好而有趣。开始有克制自己的能力,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如让别人先玩,充当自己不喜欢的角色等。

  1、体能的发展:儿童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能折纸和纯熟地动用剪刀,及有技巧地使用铅笔及画笔进行简单的美劳活动。自我照顾方面,他们能用筷子吃饭、挟菜,亦会用梳整理头发。这时期的儿童的速度已与*一样,他们可轻易地在窄线上行走。攀、爬、滑、滚的技巧已相当纯熟,又能随音乐手舞足蹈及作体力游戏。

  2、智能的发展:儿童已能掌握读、写和计算前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对于时间、空间、数量物体类别的概念已颇了解。他们能以正确次序排列长短、高矮、阔窄或大小不同的物件,也能数数至二十。看过图画后,能说出大概内容。

  3、语言的发展:儿童语言的文法和结构,大致与*无异。能和家人或其他儿童沟通,谈话时也能轮流说话,不会离题。他们对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能有条理地讲述,也能够传达简单的讯息及喜欢编说故事。

  4、情绪的发展:情绪渐趋稳定,逐渐懂得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对*友善的批评也能接受,但是有时需要适当的提示。

  5、群性的发展:在自理方面亦较前独立,他们能选择适合的衣服,自行洗澡及做些简单家务。在社交方面,他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几个小朋友进行合作性的游戏;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并懂得呵护弱小及安慰别人。

  母亲与幼儿的相处方法

  对5岁儿而言,偶尔想起母亲就会有“想回家”的念头;到朋友家玩时,心中却不时惦记着“妈妈现在不知道在干嘛?”孩子这种纯真的依恋,母亲应尽量使其感到快慰。但不能寸步不离跟着他,否则会使他在各方面都无法成长。最好的办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呼唤他一下,使他的心理能够安定。这种依赖心重的小孩,母亲不在可说是最大的打击,白天他能耐心地在家等待母亲,但母亲若到黄昏、甚至天黑还不回家,就会担心得手足无措了。“妈妈是大笨蛋!”“我最讨厌妈妈!”“妈妈去死算了!”这种不好的话,也许在这个时候就会说出了。

  如果母亲有事外出,最好在天黑前打电话告诉他:“妈妈快回来了,你把灯打开来,再等一会儿好不好?”或者事先拜托邻居:“到5点的时候,请让我的孩子到你家玩。”不要让孩子有不安的经验,因为创伤是不容易抚*的。这个阶段绝对避免让孩子变成钥匙儿,如果是职业妇女,一定要找个能代替自己的人,让幼儿随时有个依靠。

  此外,在5岁儿童的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完美的,因此母亲的言行举止就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碰到不了解的事物也会寻求她的解释与意见,以母亲作为自己行动的模范。由于这个缘故,对孩子绝不要打马虎眼,当他做对一件事时,就肯定他的成绩并且说:“做得很好,以后就要这么做。”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而忘记使孩子产生自信,这不但使他感到焦虑,甚至会因求好心切而精神紧张,如咬指甲、身体打哆嗦、眨眼睛等动作出现。“不能当坏孩子,要做个好孩子。”如果5岁儿感受到这种过强的压力,时常会有“若是今天能重新过一次该多好!”“为什么我做到呢?”的自责。母亲若察觉此现象,就该经常赞美他:“妈妈觉得你今天做得非常棒!”或“虽然有一点儿错,但其他的地方都表现得好极了!”

  另一方面,为了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细心地给予指导,请他帮忙做家务、传话、买东西、照顾弟妹、收拾房间等等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一定会努力照着妈妈吩咐的事做,而当他们失败时也别责备他,让他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父亲与幼儿的相处方式

  与母亲存在的地位相较之下,父亲的地位显然弱了许多。不过,父亲虽不会被幼儿强烈地喜爱,但也不会受到抗拒。因此,父亲不必寻求像母亲一般强烈情绪的联系,有时不同的交往方式反而有利。换句话说,母亲做不到的相处方式,由父亲来做反而受孩子的欢迎。像投球、翻筋斗、单杠、赛跑等需要一些技巧的运动,如果要和孩子一起比赛,由父亲来就更适合。

  当孩子打架,玩了一身泥巴回来时,如果母亲斥责:“真不听话!”“脏死了!”父亲就别再火上加油,应该站在体谅的立场问他:“好不好玩?”然后给孩子一次机会教育说:“下次可别再做这些令人伤脑筋的事喽!”或者“比你小的朋友你应该保护他才对呀!”让他对社会性规范有所认识。在这一方面,5岁儿尽管很爱母亲却较听从父亲所说的话;也就是说,父亲应该把不同于母亲的男性见解,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灌输给他。

  孩子在外面体验痛苦的经验时,通常会让父亲来分担,而不愿告诉喜欢感情用事的母亲。这时,父亲不妨在母亲忙碌时,把孩子带到一边做一对一的谈话。“爸爸,我今天打架输了,因为那个人比我壮!”“爸爸,我今天迟到了,因为我在路上看见一条奇怪的狗而耽误了时间!”听到孩子做这样的报告时,父亲应该安慰孩子并提供智慧给他;千万不要长篇大论说一堆,因为孩子期待的是朋友式的忠告而不是父亲的教训。

  另一方面,孩子在吹牛时,父亲不妨暂当听众不要笑他、更不要揶揄他,如果他的话太夸张得自以为是时,可以问他:“当时你的朋友都在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想法没有?”以便让孩子也考虑一下对方的立场。同时,父亲也要经常把5岁儿听得懂的新闻,不断地提供给他。在家庭中,父亲所担任守护者的工作应从这段时期开始。

  给父母的提示:

  5岁儿希望被认可、被赞美的心态很强烈,称赞孩子是好事,但必须要他能了解理由。如果大人毫不负责地胡乱赞美一番,只想讨好幼儿,这将使孩子勉强自己去达成目标而发生预期不到的问题。称赞“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一定敢一个人待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睡觉”时,孩子为了勉强自己,虽然无法克服畏惧,也只好以“肚子痛”、“窗户自己会打开”等藉口哑乞求大人帮助。另一方面,以赞美来达成对孩子的要求,很可能不久就被孩子认破,甚至反而加以利用。如此孩子会反过来向母亲说:“妈妈,既然你知道我是乖孩子,那就帮我买个玩具,我一定比以前更乖。”届时您该怎么办呢?

  对5岁儿的"赞美内容不能再用像“你是个好孩子。”“你真聪明!”这么简单,而是要花脑筋想出不同的赞美法,例如“这是你替我做的吗?谢谢你!”即使只是一点儿小的好事也要加以肯定与承认。还有,看到孩子努力想做好一件事时,最好及时对他说出一句勉励的话:“再加油!你好棒!好棒!”或者注视着他、对他重重地点头认可。幼儿的努力必须有大人承认和支持才能持续下去,尤其是对*时不能顺利表达行动的孩子,当他有努力或善良的行为时,一定要加以勉励。比如告诉他:“你是不是觉得那个人很可怜?妈妈认为你这种同情心是对的。”责怪的原则是:孩子的行为呈现错误的时候;但是赞美则是:只要有感情的动向就要加以承认,这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五岁儿童的培育目标

  1、培养社区意识,促进儿童对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认识和关心。

  2、引发儿童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对数学要概念及简单运算、自然科学等有认识。

  3、加强儿童阅读能力和兴趣,并促进书写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培养儿童以主动和合作态度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群性的发展。

  5、引导儿童体验群体生活的乐趣,并对团体中的角色和现任建立正确观念。

  6、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学习接纳、欣赏自己和他人。7、增强儿童审美及欣赏能力,并发挥他们的创作潜能。


推荐访问:育儿 知识 1岁后育儿知识200篇 1岁后育儿知识1 1岁半育儿知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