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诗歌听雨及点评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大班诗歌听雨及点评

2022-08-22 19:15: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诗歌听雨及点评,供大家参考。

大班诗歌听雨及点评

 

 大班诗歌:听雨(市示范课 龚敏)

 活动目标:

  1 、 欣赏诗歌《听雨》,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2 、 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

  活动过程:

  一、 说雨—— 感受雨与我们心情的关系

  老师出示幼儿的记录,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下雨或不喜欢下雨的理由。

  二、 听雨—— 欣赏诗歌,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1 、 从“ 豆豆” 的角色引入,引出诗歌。

  2 、 老师完整朗诵诗歌《听雨》。

  3 、 分段 欣赏

 (1 )第一段重点提问:妈妈教小豆豆的是什么好方法。

  (2 )第二段重点提问:小豆豆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3 )老师朗诵诗歌重点部分,以层层展开图片方式,辅助幼儿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与情趣。

  (4 )幼儿相互交流理解

  重点提问:四句话里有什么共同地方?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等。

  (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念念或追问“ 有趣在哪里”“ 雨点是怎么玩耍的” 等)

  4 、 再次完整配乐朗诵诗歌《听雨》。

  5 、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重点提问:雨还会落在哪里呢,它在干什么呢 。

  三、 雨趣—— 感知雨天所带来的快乐

 1 、 (看 PPT )在雨天,还能做些什么事让自己快乐呢(推荐一些雨天的游戏)。

  2 、 小结:无任晴天还是雨天,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好心情。

 点评:《听雨》(龚 敏)

  一、教师具有驾驭教学内容、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使整个活动既有情趣,又有发展价值

  教师用她特有的敏锐与细腻,就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雨”,演绎出一个如此鲜活、如此有趣的教学活动。从活动的设计到展开,充分显示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比如,对作品的改编,教师将主人公“小花蝴蝶”改编为“小豆豆”。故事主角的变化,更能引发幼儿的真情实感。变“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斗……”为“叮叮叮,小雨落在屋顶上,它在屋顶上翻跟斗……”,句式的调整,使得语言朗朗上口,增加了语言的韵律美。同时,采用“什么声音、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使之更加规整,有助于幼儿的感受、理解与仿编。整个教学过程层次清晰,感受丰富。教师引领着孩子们,围绕“说说雨天的感受”“听听不同的雨声”“回味雨天特有的乐趣”等,环环相扣,有效地引发了儿童大胆的想象表达。教学过程还让我们感受到执教者既亲切又具感染力的语言,体现了一位成熟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说,这是一个既有情趣,又有发展价值的活动。

  二、提问、追问富有教育艺术,让师幼互动更有意义

  有效的提问和追问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儿童的了解。活动过程中教师多次巧妙的抛出问题,引发互动。如,在幼儿两次欣赏作品之后,教师出示卡片,发问“这幅图有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通过对“一样”和“不一样”的比较与分析,帮助幼儿理解了诗歌,提升了概括能力。又如,在多次欣赏作品之后,教师的追问“同样是雨点,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引发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也挑战了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提问、追问成为师幼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

  三、善于运用教学辅助用品,使教具发挥了提升教学效果,强化教育功能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拉近作品与幼儿生活的距离。活动中教师多次借助媒体,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文学意境。比如,借助于优美的轻音乐,使散文诗和雨天即景融为一体,帮助幼儿充分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雨天的意境美。又如,图示卡片的设计也颇有创意,教师以层层展开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以及散文诗透出的情趣,为幼儿展开文学想象提供了必要的铺垫。

  讨论与思考

  如何合理地回应幼儿生成的问题,使教育现场的师幼互动变得更加有意义?比如,当孩子在回答老师“喜欢或不喜欢下雨的理由”时,有个孩子说“我有时候喜欢下雨,因为……;我有时候又不喜欢下雨,因为……”这样的思考与回答多么具有辨证的思维方式啊,可教师在现场没有及时捕捉并予以积极的强化。又如,当幼儿谈及“避雷针”这一生成的话题时,教师如何合理的回应,才有助于幼儿形成比较科学的概念?希望对此能有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推荐访问:大班诗歌听雨及点评 大班 听雨 诗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