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领导班子力戒形式主义专题党课(全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领导班子力戒形式主义专题党课(全文)

2022-08-22 19:05:10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领导班子力戒形式主义专题党课(全文),供大家参考。

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领导班子力戒形式主义专题党课(全文)

 

 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 领导班子 力戒形式主义专题党课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既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不存在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并随 容的变化而变化。但形式在服从内容的同时不仅仅是消极被动的服从,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形式大过内容,甚至脱离内容,就会对内容产生巨大反作用力。因此, 我们在工作中既要着眼于内容的发展,积极创造有利于内容发展的生动形式,又要坚决反对脱离、损害内容的形式主义,这也是我今天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解:一是基层形式主义的新表现,二是基层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三是如何祛除基层形式主义。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问题的学习。

 一、基层形式主义的新表现 形式主义历来被我们党所反对。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形式主义予以批判:“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形式主义害死人”。1992 年,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太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点转变党的作风,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狠刹“四风”入手,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顽瘴痼疾,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老问题经常反弹回潮,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形式主义毒瘤依然存在,而且披上了“隐形衣”,穿上了“新马甲”,隐蔽性更强,迷惑性更大。

 当前,基层形式主义的新表现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表现一:不抓落实—— 落实工作机械重复 复 很多基层干部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照搬照抄,机械重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满足于层层转发、轮流圈阅,没有创新创造,没有因地制宜,没有结合实际。习惯于做“传声筒”“搬运工”,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却悄无声息。

 1.“唱功”实力超群,“做功”捉襟见肘 虽然说“好人出在在嘴上”,表达能力也是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但实打实落实工作才是党的工作根本所在。踏上新时代伟大征程,基层干部的责任更加重大,如果只是把工作挂在嘴上、停留在表面,只会助长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必将失去改革发展事业的良机。

 2.照本宣科,照猫画虎 基层干部只会“依葫芦画瓢”总是要不得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东施效颦”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告诉我们,照猫画虎的行为严重背离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工作基本原则,更不利于在改革发展事业中有所创新创造。

 3.工作有口无心,不走心过脑。

 很多基层干部由于机械重复性工作较多,逐渐产生了倦怠心理,面对工作懒得进行思考研究,就像一支“木偶”在表演,接受工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照单全收,开展工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想到哪干到哪,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没有措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表 现二:不接地气—— 调查研究名存实亡 当前,一些地方的调研工作严重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据报道,中部某县有个“被调研明星乡”,一年约有 500 多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平均每天至少都有一拨领导干部前来调研,乡里班子成员不得不全员上阵,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调查研究隔层纸,决策执行隔座山”,这句话看似调查研究来得比较简单,实则搞好调查研究十分不易。尤其是在复杂形势和繁重工作面前,提高领导能力水平、增强决策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加有效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都需要搞好调查研究。然而,当前基层工作中调研已经被形式主义侵蚀了本来的面目。

 1.调研形式严重跑偏 一些地方调研活动形式主义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例如彗星式调研。何谓“彗星式”调研?一位乡镇干部说得好:省里下来个分管副厅长调研,市里要安排副市长陪,副市长叫上副局长,副局长又拉上业务科长。到了县里,再加上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一进村,人连成一串、车排成一队,从头到尾望过去,可不就像拖着一个长长尾巴的彗星?除此以外,还有踩点调研、盆景调研、摆拍调研……这些调研都失去了调研的实际意义,不但不会调研出第一手材料,还给基层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2.调研结果脱离实际 因为调研形式的跑偏直接导致调研的结果失效。这样的调研是纯粹的形式主义。调研调研,也就是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程序和过程,是了解基层情况的方法和手段。“调”是基础,“研”是结果,“调”是形式,“研”是内容。现实情况是,调研只重视形式,讲排场走过场,形式安排花里胡哨,气氛调动热烈非常,调研过程走马观花,完全忘记了为啥调研、为谁调研。回到单位冷静下来后才发现没有任何实质性收获,调研报告只能东拼西凑,结果必然是除了徒耗时间精力,对现状不会有任何改变。

 表现三:不实事求是—— 总结汇报假大空虚 据人民论坛网网络调查,“在常见的官场形式主义中,您最反感的是哪一种?”根据得票率进行排序得出,公众最反感的官场形式主义是“领导讲话假、大、空”,得票率为 66.6%,列第一。这不难看出,对“领导讲话假、大、空”的反感体现了公众对“实效”的渴望,希望政府能够真实了解和解决基层问题,切实提供真正代表公共利益的群众服务。

 1.正确的“废话”太多 一些部门写文件照搬照抄,写讲稿也照搬照抄,甚至闹出文不对题的笑话。原因是没有深入研究,没有集体讨论,靠的是“写手”的一支笔,讲究的是布局谋篇、堆砌辞藻、遣词造句,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结果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无病呻吟、空洞无物。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偏偏喜欢这种稿子,因为这种稿子是“通稿”,何谓“通稿”?就是在任何场合都能用的稿,“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工作都管用。

 2.唬人的“大话”太多 有些部门的总结汇报看似振奋人心,实际都是虚张声势的内容。工作计划全是“大设想”“大开发”;工作成效全是“影响极大”“效应空前”;总结经验全是“历史最好”“史无前例”;领导讲话全是“重要讲话”“必须贯彻”。客观来讲不论是发言稿还是印发文件,只要把工作说清楚,实事求是客观介绍,听众都能听懂,也都能了解你做的工作,能够判断你的工作的优劣。大话唬人只能惹人厌烦,对文稿内容产生质疑,甚至把已有的成绩都埋没掉。

 3、闭门造车的太多 一些部门干部的文章和讲话中,我们发现,表述与实际相去甚远,所写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明显感觉有臆造成分。主要表现为敢说——没实现的在文章里先实现了,没达标的在文章里先达标了,没依据的在文章里先定性了。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闭门造车,搞想当然,搞凭空想象,没有搞调查研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其次是心浮气躁、好大喜功,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不脸红,干一些脱离实际的事不心虚,也就是“敢想敢写”,但想的是空想,写的是假象。

 表现四:不敢担当—— 责任担当闪展腾挪 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无论是回顾历史、纪念伟人,还是谈及改革、出外访问,总书记都要强调责任担当,讲责任意识。然而在基层工作中,很多干部缺乏担当,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突出表现有以下两方面。

 1.投机性担当 这类干部有的看似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实际上是在“磨洋工”“混日子”,只见拼命奔跑,不见路程多少;有的只“烧香”不“还愿”,表态发言拍得胸脯震天响,贯彻落实原地踏步虎头蛇尾;有的接受任务讨价还价、挑肥拣瘦,这也不行,那也不干,“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有的甘当老好人、“绅士”,不敢做得罪人的人,不愿做“斗士”。这都是“假担当”“软担当”。

 2.胡乱性担当 这类干部主要表现为面对工作激情澎湃、信心满满,表面上看似能够敢挑重担,敢打硬仗,关键时刻能够冲锋在前,不计得失。但仔细分析发现,其中好多干部是胡乱性担当。他们不尊重事物客观规律,不能总体掌控工作全局,不能统筹协调工作开展,往往是意气用事、率性而为、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刚愎自用、蛮干冒进,结果是好心办坏事,力气费了不小,效果不见多少,轰轰烈烈“担当”,实实在在犯错。


推荐访问: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领导班子力戒形式主义专题党课 形式主义 力戒 真抓实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