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完整文档)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度《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完整文档)

2023-04-26 13:20:1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1  江宿  朝代:明代  作者: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创作背景  秋江寂寂,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夜宿江船一觉醒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完整文档)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1

  江宿

  朝代:明代

  作者: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创作背景

  秋江寂寂,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夜宿江船一觉醒来,一尘不染、安静祥和的夜景便呈现在眼前,诗人想起自身屡遭贬谪,官场黑暗的现状,心绪十分复杂,便写下了这首诗。

  译文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注释

  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寂历:寂寞、冷落。

  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犹:仍然。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湿:浸湿。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阅读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1)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注释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横:横亘。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凌乱的烟雾。

  笼:笼罩。

  碧砌:青石台阶。

  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盖,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2

  《秋杪江亭有作》作品介绍

  《秋杪江亭有作》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7卷第88首。

  《秋杪江亭有作》原文

  秋杪江亭有作(一作秋杪干越亭)

  作者:唐·刘长卿

  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

  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

  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

  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

  《秋杪江亭有作》注释

  ①诗题全诗校:“一作秋杪干越亭。”

  ②斑:斑烂。谓枫叶的颜色深浅相间。斑烂可爱。又首二句全诗校:“一作日暮更愁远,天涯殊未还。”

  ③此去未知还:此句全诗校:“一作俱在洞庭间。”

  《秋杪江亭有作》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秋杪江亭有作》繁体对照

  卷147_88秋杪江亭有作(壹作秋杪幹越亭)劉長卿

  寂寞江亭下,江楓秋氣斑。

  世情何處澹,湘水向人閑。

  寒諸壹孤雁,夕陽千萬山。

  扁舟如落葉,此去未知還。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3

  江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绅

  原文:

  瘴江昏雾连天合,欲作家书更断肠。

  今日病身悲状候,岂能埋骨向炎荒。

  译文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

  ⑴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⑵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⑶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⑷欣欣:繁盛貌。

  ⑸“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2、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xx:163-164.

  参考资料:

  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110-112.@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xx:163-164.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静安定。但是,安史之乱还没有*定,唐朝的其它国土还在进行着艰苦的战争。诗人杜甫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2、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110-112.

  参考资料: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110-112.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2)

——《江雪》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江雪》原文及翻译赏析1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译/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钓:钓鱼。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江雪》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意境赏析:说实话,这首诗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就收集在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当然作为小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只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作讲解。我的儿子也上小学了,他所学习的书里很自然地将这首诗歌释为:山上的鸟全部飞走了,所有的路上都已经没有人行走。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垂钓。对小学生而言,这种纯字面的解释本身没有错,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游离了诗的本身意境。

  我一直认为,这首诗意境清寒高洁,孤傲绝俗,堪称*古典诗词意境之典范。全文缪缪二十字,但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千山,一个万径,一个鸟飞绝,一个人踪灭,把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突然话锋一转,在这样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中,江面是有一只小船,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安静地钓鱼。一个孤,一个独,一个蓑笠翁,一个寒江雪,相互映衬,白皑皑,冷清清幽冷孤寒之感由然而生。这是一幅江天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首诗有双重意境:一是诗歌本身所描绘的寒冷孤独的意境和老翁江面垂钓相互映衬而显现出的一幅极具情趣和生机的孤翁寒天垂钓图;二是作者心中的意境,也即是作者写作此诗时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那是一种宏大的孤独的但又是无比崇高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超越了物质,超越了诗中的意象,甚至超越了生命的本身,这种情感只有用我们的安静的心才能体会

《江雪》原文及翻译赏析3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译/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钓:钓鱼。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3)

——江宿原文翻译及赏析 (荟萃2篇)

江宿原文翻译及赏析1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

  ①桐庐江:即桐江,是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广陵:扬州的 别称。②沧江:泛称江水。江水呈青苍色,故称。南朝梁任昉《赠郭桐庐》:“沧江路穷 此,湍险方自兹。”③建德:县名,属浙江省,唐时与桐庐县相邻。④维扬:今江苏扬州市。 《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之句,后人摘取“维扬”作为扬州的别称。⑤海西头:大 海之西头,指扬州。

  【题解】

  桐庐江又称桐江,为富春江的一段,流程主要在桐庐县境内。江中水色清碧,*山高石峻,是浙江著名风景区之一。作者40岁时去长安应试失败,为排遣苦闷而到南方游历,“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不免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所以作者笔下的环境就被写得那样孤寂清峻。作者欲传达给广陵友人的也就不仅仅是怀友思乡之愁了。广陵,指扬州。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求仕不得之后,漫游吴越时所作。反映出诗人当时孤独的情绪。

  【翻译】

  山暝听猿愁,黄昏听到山中猿声的哀愁,

  沧江急夜流。夜晚船在青碧的水中奔流。

  风鸣*叶,风吹*的木叶索索作响,

  月照一孤舟。月光照耀江中的一叶孤舟。

  建德非吾土,建德虽好却不是我的故土,

  维扬忆旧游。怀念扬州与旧友一同漫游。

  还将两行泪,思念不已哟且将两行清泪,

  遥寄海西头。远远地寄往那大海的西头。

  【鉴赏】

  这是一首停宿桐庐江、怀念广陵友人的诗。此诗能抓住意象的特点,描山 写水,意境清峭寂寥,颇增孤独之感。首联诗人抓住暮日、深山、啼猿、江流等景物,描 绘了一幅清寥、空阔、黯淡的画面;一个“愁”字,一个“急”字,使景物带上了忧愁和激荡 的感情。次联写风鸣木叶、月照孤舟之情景,构成一个空远、清峭、寂寥的背景,能不使 人感到孤寂? 由孤寂之景,必生思乡怀友之情。故后二联诗人从内心迸发出深深的感 慨:桐庐虽山川美丽,但非我故土,维扬故友,岂不令人思念? 面对空远、清峭、寂寥之 景,心生孤寂怀人之情,能不凄恻而潸然泪下? 故诗人在尾联中说,沧江啊,沧江! 请 你将我的两行凄清孤寂之泪,带向大海西头的广陵朋友吧! 理解此诗,不应简单地认 为,诗人的凄恻之情,全为维扬友人而生,恐怕更多的是为自己长安落第,漂流他乡,难 以归去而悲哀吧! 此诗写景清远寂寥,颇有韵致,后二联虽用笔清淡,却浑成自然,更 显得怀人之情,真诚深远,韵味悠长。

江宿原文翻译及赏析2

  宿建德江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翻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4)

——江村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江村原文翻译及赏析1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翻译

  金灿灿的十里*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注释

  畴:田地。

  槿花:是木槿或紫槿的花。正因其多色艳,可做欣赏植物,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同时可以食用。

  飞盖:用以遮荫的篷盖。

  戎装:词人当时为四川制置使,故戎妆出游,带有随从张盖遮荫。

  赏析

  范成大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生活的诗人,他虽然“累官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尝帅蜀,继帅广西,复帅金陵”,但却对乡土具有一种赤子之心的感情,从“不须飞盖护戎装”一语来看,这首小令当写于戎马倥偬之中,写于他军旅生活的江村道上。

  小令上阕写他在江村道上的所见:十里*畴,稻穗已黄,微风袅袅,送来阵阵新谷的芳香,而那素净的木槿花在农家篱笆前飘落下片片洁白的花瓣,丛丛的青竹间缕缕游丝正在秋天的丽日下闪着熠熠的金光,词人骑着马来到一处果木林立的山冈下,举头一望,满树果实累累压在枝头,有的还青绿未熟,有的则已经透着成熟的金黄。这三句诗是三个典型意象群,它把秋日农村的美景作了极其形象的概括,写出了江南农家的独特风貌,而且,富有视角的流动感和行踪的变化性,使读者随着诗人的马蹄“走马看花”地欣赏江村道上的一路风光,词人对农村生活与自然景物的热爱也便由这景物的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使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下阕写词人在江村道上的感受。当然上阕也是词人的一种感受,但偏重于主观上的一种情绪的抒写:“浓雾知秋晨气润”,写出清晨在浓雾中行进的那种微妙的感觉:秋晨田野上往往飘散着浓浓的雾霭。古人说“一叶知秋”,殊不知浓雾亦可知秋,这种由艺术到哲理性的提炼为人所未道,因而显得非常新颖独特。雾浓则湿度大,湿度大则空气润。“秋晨气润”又是一句艺术性兼生活哲理性的概括,它毋宁是词人希望归返自然的象征。“薄云遮日午阴凉”是词人行于江村道上的又一直觉感受,它与“不须飞盖护戎装”相连,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薄云”就是一柄遮天盖地的太阳伞吗,有了这样的天伞,人就可以受用天然的荫凉,而避免酷日当头的曝晒,这比用车前的飞盖来遮阳要强似百倍。词人在这里好像也有一种寄托:归返大自然比之戎装事主要自由自在得多,小令的深层意蕴就在这里。

  赏析二

  上片三句词人以颜色变换为线索,先远后近,凝具匠心。第一句写远景,金灿灿的十里*畴,稻香扑鼻。第二句稍近些,红艳的木槿花后,有青翠的修竹在迎风摇曳。第三句写近旁的山坡上,累累山果挂满枝头,青黄相间,低头摇晃,招人喜爱。好一派丰收景象。充分体现了这位著名田园诗人在描绘江村美景方面的才华。

  下片旨在写词人的旅途感受。时已初秋,晨雾渐渭,空气湿润,即使到了中午,因薄云遮日,也渐觉凉爽宜人。末句写词人舍车骑马,戎装而行,饱览这迷人的秋色,寄托了词人对于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词中描写了词人身着戎装巡行在“江村道中”所见优美的田园风光。一个秋天的早晨,词人戎装出游。江村的早晨,浓雾弥漫,秋气凉润。太阳出来后,浓雾散去,只见十里*川,稻谷飘香;村庄周围,槿花盛开,细长的竹枝随风飘舞;村后小山坡上挂满或青或黄的累累硕果,好一派喜人的秋收景象!词人一路巡行,兴致极高,走在太阳底下,连随从为他打伞遮阳他都不需要。作为一个负有守土重任的封疆大吏,词人在看到防区内这一派美丽而又丰饶的田园风光时,既充满了欣喜与热爱之情,同时也*添了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力量。

  创作背景

  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南宋时,川蜀、襄汉和两淮为沿边重镇,与金国接壤,常须戒备。所以范成大在担任四川I制置使期间出游时常常要身着戎装。这首《浣溪沙》词大概就是词人在蜀中所作。

江村原文翻译及赏析2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译文

  渔翁夜钓归来时已是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懒得把缆绳系上,任凭它随风飘荡。

  即使吹一夜的风,船也不会飘远,只会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

  注释

  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罢:完了;系:系好。不系船:《庄子》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即以“不系之舟”为无为思想的象征。

  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堪:可以,能够。

  纵然:即使。

  赏析

  此诗叙写一位垂钓者在深夜归来连船也顾不得系就上岸就寝之事,描绘了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诗名虽题“江村即事”咏景,实则体现了诗人无羁无束的老庄思想。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加任何藻饰,信手写来,反映了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营造出一种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可能对安然入睡会有影响。

  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担心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诗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以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曲折深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司空曙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江村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浣溪沙·江村道中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译文:

  金灿灿的十里*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注释: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②畴(chóu):田地。

  ③槿(jǐn)花:是木槿或紫槿的花。正因其多色艳,可做欣赏植物,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同时可以食用。

  ④飞盖:用以遮荫的.篷盖。

  ⑤戎(róng)装:词人当时为四川制置使,故戎妆出游,带有随从张盖遮荫。

  赏析:

  上片三句词人以颜色变换为线索,先远后近,凝具匠心。第一句写远景,金灿灿的十里*畴,稻香扑鼻。第二句稍近些,红艳的木槿花后,有青翠的修竹在迎风摇曳。第三句写近旁的山坡上,累累山果挂满枝头,青黄相间,低头摇晃,招人喜爱。好一派丰收景象。充分体现了这位著名田园诗人在描绘江村美景方面的才华。

  下片旨在写词人的旅途感受。时已初秋,晨雾渐渭,空气湿润,即使到了中午,因薄云遮日,也渐觉凉爽宜人。末句写词人舍车骑马,戎装而行,饱览这迷人的秋色,寄托了词人对于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词中描写了词人身着戎装巡行在“江村道中”所见优美的田园风光。一个秋天的早晨,词人戎装出游。江村的早晨,浓雾弥漫,秋气凉润。太阳出来后,浓雾散去,只见十里*川,稻谷飘香;村庄周围,槿花盛开,细长的竹枝随风飘舞;村后小山坡上挂满或青或黄的累累硕果,好一派喜人的秋收景象!词人一路巡行,兴致极高,走在太阳底下,连随从为他打伞遮阳他都不需要。作为一个负有守土重任的封疆大吏,词人在看到防区内这一派美丽而又丰饶的田园风光时,既充满了欣喜与热爱之情,同时也*添了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力量。

江村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初夏江村

  明代:高启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译文: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身着轻装足踏轻软的鞋漫步在江沙,柳树后面隐藏而不显露处有几户人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野鸭在江水上戏水,莲叶微微晃动,微风轻轻吹过,燕子拂过桐花飞翔。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村边渡口恰好横卧着一艘打渔的船,树林外面时常听到缫丝和纺纱的声音。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此时恰逢黄梅时节到来,一场雨后,归来的路上处处有清脆的蛙鸣声。

  注释:

  轻衣软履(lǚ)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轻衣:轻便的衣装,此处指夏日的装束。软履:轻软的鞋。暗:隐藏而不显露。

  水满乳凫(fú)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定:定准,一定。乳凫:初生的水鸟,也指水鸭。疏:稀疏。

  渡头正见横渔艇(tǐng),林外时闻响纬车。

  渡头:渡口。纬车:缫丝的纺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黄梅时节:指梅子黄熟的时候,这时天气多雨,故有黄梅雨季之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生动细腻、清新秀丽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明快、充满生活气息的江南水乡初夏风光图,读来不觉令人欣然向往之至。

  首联“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写江边的人穿着轻便的衣装和轻软的鞋子,在江边沙滩上漫步,发现前面树木葱茏、竹树环合的地方是一个小村子,认为里面定会住着几户人家。

  颔联“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一句写水中,一句写岸上,乳凫翻动莲叶,飞燕穿拂桐花,写得细腻生动、真切自然,极富于美感,一下便把人们带进了初夏的江南水乡。

  颈联“渡头正是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两句诗一句写所见,一句写所闻,诗人将诲笔由近景的描写转为远景的绘制。远处的渡口横着打渔的船,使人想到渔家生活的情趣;树林之外不时传来缫丝车响,又令人想到今年蚕丝丰收的情景。因此,这里已不是一般的写景了,在写景中,可以让人想见江南水乡人民安居乐业、勤奋劳作的生活情景。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这是诗的尾联,交代了此时的季节正是“黄梅时节近”,点出题目中的“初夏”,而“雨余归路有鸣蛙”,又点明了这是“江村”,诗末点题,更见情趣盎然。一个“归路”,又使得诗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诗一开头交代“轻衣软履步江沙”,到此点明“归路”,前后呼应得自然,至此诗篇结束,可谓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极其成功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景物描写形象、逼真,充分表现了黄梅时节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二是自始至终流露着诗人热爱乡村的思想情感,但诗人又没有直说,而是借景物的描绘自然地渗透出来。三是注意章法和描写角度的变化,结构远近搭配,岸上水中错落,灵活而多变,而诗首尾的照应,也使诗的结构更显得严谨。

江村原文翻译及赏析5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翻译: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周济(只是年老多病需要一些药物),我这微贱之人也就别无所求了。

  注释

  1、抱:围绕。

  2、长夏:盛夏。

  3、微躯:微贱的身躯,诗人自指。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江村》一诗,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复字不犯复。此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字皆两见。照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现在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了。

  二,是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杜甫很多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5)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⑴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⑵竹坞:生长竹的池边高地。水槛:临水阑干。

  ⑶迢递:遥远。

  ⑷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⑸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翻译:

  园亭里竹林环绕,经过一场秋雨的洗刷,景物焕然一新,空气十分惬意。和崔雍、崔衮兄弟分别已经多日,思念之心远隔千山万水,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时已深秋,天空一片阴霾,迟迟不肯散去,霜竟然也来得迟了。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似乎让人略慰情思。

  赏析:

  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与“留得枯荷”。这句一方面是为末句作铺垫(由于“秋阴不散”故有“雨”;由于“霜飞晚”故“留得残荷”),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沈义父《乐府指迷》云:“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此诗之结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正是以景结情,不仅景中含情,且有声有情、声情并茂,声、景、情谐和合一而收余音缭绕之致,使诗歌境象迷茫,旨义含隐深曲。

  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

  李商隐是开一代诗歌风气的天才。在李杜韩白这些大师的后面,创造显然是难事。也许可以说,李商隐有他自己不得不然的独特选择。较之前辈而言,他也许不够开阔宏大,不够积极乐观,但是他终究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不仅意味着他拨转了诗歌的创作方向,使之内心化与个人化了,更意味着他在心象的驰骋与物象的驾驭之间,寻求到了一种新的"审美的均衡,一种新的创造意象的方式。如果一言以蔽之,则可以说李商隐的诗,尽得曲涵含蓄之美,而这正好体现了*文化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代]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骆氏亭外竹林环绕,雨后亭外景物焕然一新。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水中的荷叶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注释

  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

  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

  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赏析:

  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隔着重重的高城飞向远方。

  首句写骆氏亭。“竹坞”是竹林怀抱隐蔽的船坞;“水槛”,指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也就是题中的“骆氏亭”。清澄的湖水,翠绿的修竹,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无尘”和“清”,正突出了骆氏亭的这个特点,可以想见诗人置身其间时的那种远离尘嚣之感。幽静清寥的境界,每每使人恬然自适;但对于有所思念、怀想的人来说,又往往是牵引思绪的一种触媒:或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或因没有好朋友共赏幽胜而感到惆怅。这两句由清幽的景色到别后的相思,其间虽有跳跃,但并不突兀,原因就在于景与情之间存在相反相成的内在联系。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居的长安,中间隔着高峻的城墙。“迢递”一词有“高”、“远”二义,这里用“高”义。“重城”即高城。由于“迢递隔重城”,所以深深怀念对方;而思念之深,又似乎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越过高高的城墙,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隔”字在这里不只是表明“身隔”,而且曲折的显示了“情通”。这正是诗歌语言在具体条件下常常具有的一种妙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第三句又回到眼前景物上来:“秋阴不散霜飞晚”。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自然是出自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与“留得枯荷”。这一句一方面为末句伏根,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阴霾欲雨的天气,四望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增加相思的浓度。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但要领略诗句所蕴含的情趣,却须注意从“秋阴不散”到盼“雨”的整个过程。秋叶听雨打枯荷的况味,诗人想已不止一次的领略过。淅沥的秋雨,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片错落有致的声响,别具一种美的情趣。看来倒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的天气特意作美了。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秋雨的到来就不同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永夜不寐的人,因为能聆听到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庆幸枯荷之“留”了。“留”、“听”二字写情入微,其中就有着不期而遇的喜悦。“听雨声”自然是夜宿的缘故,但主要还是由于“听雨声”蕴含有一种特有的意境和神韵。这“听雨”竟有一种特别的美感,久听之后,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沈义父《乐府指迷》云:“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此诗之结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正是以景结情,不仅景中含情,且有声有情、声情并茂,声、景、情谐和合一而收余音缭绕之致,使诗歌境象迷茫,旨义含隐深曲。

  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⑴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⑵竹坞:生长竹的池边高地。水槛:临水阑干。

  ⑶迢递:遥远。

  ⑷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⑸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翻译:

  园亭里竹林环绕,经过一场秋雨的洗刷,景物焕然一新,空气十分惬意。和崔雍、崔衮兄弟分别已经多日,思念之心远隔千山万水,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时已深秋,天空一片阴霾,迟迟不肯散去,霜竟然也来得迟了。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似乎让人略慰情思。

  赏析:

  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与“留得枯荷”。这句一方面是为末句作铺垫(由于“秋阴不散”故有“雨”;由于“霜飞晚”故“留得残荷”),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沈义父《乐府指迷》云:“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此诗之结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正是以景结情,不仅景中含情,且有声有情、声情并茂,声、景、情谐和合一而收余音缭绕之致,使诗歌境象迷茫,旨义含隐深曲。

  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

  李商隐是开一代诗歌风气的天才。在李杜韩白这些大师的后面,创造显然是难事。也许可以说,李商隐有他自己不得不然的独特选择。较之前辈而言,他也许不够开阔宏大,不够积极乐观,但是他终究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不仅意味着他拨转了诗歌的创作方向,使之内心化与个人化了,更意味着他在心象的驰骋与物象的驾驭之间,寻求到了一种新的审美的均衡,一种新的创造意象的方式。如果一言以蔽之,则可以说李商隐的诗,尽得曲涵含蓄之美,而这正好体现了*文化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6)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深竹一作:湿竹)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注释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此人。宿别:同宿后又分别。

  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

  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乍:骤,突然。翻:反而。

  年:年时光景。

  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传:互相举杯。

  赏析

  这是首惜别诗。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一开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假如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怀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惜,珍惜。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司空曙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7)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

  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赏析

  《暮江吟》是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2

  暮江吟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赏析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个过渡。可怜,可爱。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

  最后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说: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秋天的江边夜色降临,空气湿润,草木上都凝结起露珠,“露似珍珠”,写出秋叶特点。九月初三,月亮刚出现,还是月牙儿,弯弯的,所以说像一张弓。“月似弓”,进一步点出月初的秋夜。这句重点写了秋夜露珠和新月,连用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描绘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线以下了。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3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文解释】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情感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情趣。

  【词语解释】

  铺:指太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碧绿色宝石。这里形容背阴处的江水颜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诗文简析】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一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残阳”紧扣标题“暮江”二字。 “铺”字用得贴切精当,显示出阳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宝石名,《迩雅》:“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这里用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与阳光照到的呈红色的一面交相辉映,加之天边缓缓下沉的红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残阳铺水图。前人见此,纷纷以“工致入画” (杨慎《升庵诗话》);“写景奇丽,是一幅暮色秋江图”(《唐宋诗醇》卷二十四)誉之,可见摹写之妙,非同凡响。

  白居易的诗擅长铺叙,而这首小诗则一反常态,跳宕腾挪,富于变化。前面还是江面晚景,马上给人们展现的却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实则自然。 “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仅比喻恰当贴切,同时也隐藏着深厚的意蕴。因为只有傍晚到初夜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会如一弯弓,并且于这时分悬在遥远的天空中。与首二句残阳碧波的描写联系起来看,时间上是由傍晚到初夜,可见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诗人惜墨如金,仅用二十八字就描绘出残阳碧波的交辉与月牙初悬的静夜两幕胜境。本来是*常的景致,一经诗人生动准确的描绘与组合,便显得那么迷人!凡读此诗者,也会不由得与诗人一起,陶醉于这奇妙的境界中。

  赏析二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8)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遗送给心上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主人公在想丈夫在干什么,这是古体诗长用手法。而且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位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遗送给远方的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是十分愁苦的。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3

  涉江采芙蓉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遗送给心上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主人公在想丈夫在干什么,这是古体诗长用手法。而且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位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创作背景

  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9)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文解释】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情感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情趣。

  【词语解释】

  铺:指太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碧绿色宝石。这里形容背阴处的江水颜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诗文简析】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一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残阳”紧扣标题“暮江”二字。 “铺”字用得贴切精当,显示出阳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宝石名,《迩雅》:“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这里用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与阳光照到的呈红色的一面交相辉映,加之天边缓缓下沉的红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残阳铺水图。前人见此,纷纷以“工致入画” (杨慎《升庵诗话》);“写景奇丽,是一幅暮色秋江图”(《唐宋诗醇》卷二十四)誉之,可见摹写之妙,非同凡响。

  白居易的诗擅长铺叙,而这首小诗则一反常态,跳宕腾挪,富于变化。前面还是江面晚景,马上给人们展现的却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实则自然。 “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仅比喻恰当贴切,同时也隐藏着深厚的意蕴。因为只有傍晚到初夜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会如一弯弓,并且于这时分悬在遥远的天空中。与首二句残阳碧波的描写联系起来看,时间上是由傍晚到初夜,可见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诗人惜墨如金,仅用二十八字就描绘出残阳碧波的交辉与月牙初悬的静夜两幕胜境。本来是*常的景致,一经诗人生动准确的描绘与组合,便显得那么迷人!凡读此诗者,也会不由得与诗人一起,陶醉于这奇妙的境界中。

  赏析二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10)

——绝句江碧鸟逾白原文翻译及赏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原文翻译及赏析1

  绝句·江碧鸟逾白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古诗简介

  《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二首,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翻译/译文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注释

  ⑷花欲燃:花杠似火。

  赏析/鉴赏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推荐访问:赏析 原文 翻译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江宿》原文及翻译赏析1 古诗江宿的译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