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2023-04-26 10:25:08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十五从军征

  两汉 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哪些人健在?”

  “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现在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gēng):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饴:同“贻”。送,赠送。

  沾:渗入。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这首诗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赏析3篇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赏析1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

  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松树、柏树。

  冢: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野鸡。

  旅谷:野生的谷子。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即野葵。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送,赠送。

  沾:渗入。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这首诗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2)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赏析3篇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赏析1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八十始得归:

  ②采葵持作羹:菜汤

  ③兔从狗窦入:

  ④不知贻阿谁: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答案:远远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边松树柏树很多,坟墓一大堆。

  ②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答案:走出门外向东望去,(心情极其悲痛),眼泪就流了下来。

  3.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答案:十五、八十

  4.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答案: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答案: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6.“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7.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兔从……葵。”

  8.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答案: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3)

——十五从军征原文赏析及翻译3篇

十五从军征原文赏析及翻译1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冢(zhǒng),坟墓、高坟。累累(léi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看:一说为“望”。

  沾:渗入。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别人倾诉、表达。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悲凉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读者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十五从军征原文赏析及翻译2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

  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

  柏(bǎi):松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野的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

  羹(gēng):糊状的菜。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十五从军征原文赏析及翻译3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冢(zhǒng),坟墓、高坟。累累(léi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看:一说为“望”。

  沾:渗入。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别人倾诉、表达。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悲凉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读者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4)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注释:

  ①玉门:指玉门关。

  ②金微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击破北匈奴。③梅花曲:指歌曲《梅花落》,是横吹曲辞。

  ④海上:瀚海,大漠之上。

  ⑤单于:匈奴称其王为单于。

  ⑥铁关:指铁门关。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境内。

  翻译:

  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

  赏析: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李白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古从军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

  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⑶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⑷“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护府,兵二万人。河西节度断隔吐蕃、突厥,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黑离、豆卢、新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治凉州,兵七万三千人。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治灵州,兵六万四千七百人。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统天兵、大同、横野、岢岚四军,云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岚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万五千人。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幽、蓟、妫、檀、易、恒、定、漠、沧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营、*二州之境,治营州,兵三万七千五百人。陇右节度备御吐蕃,统临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门、宁塞、积石、镇西十军,绥和、合川、*夷三守捉,屯鄯、廊、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万五千人。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统天宝、*戎、昆明、宁远、澄川、南江六军,屯益、翼、茂、当、巂、柘、松、维、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万九百人。岭南五府经略绥静夷、獠,统经略、清海二军,桂、容、邕、交四管,治广州,兵万五千四百人。此外又有长乐经略,福州领之,兵千五百人。东莱守捉,莱州领之;东牟守捉,登州领之;兵各千人。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由此可知,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

  从军行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古诗简介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翻译/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赏析/鉴赏

  《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其一】

  组诗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5

  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译文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注释

  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内。

  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冢,坟墓、高坟。累累,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送,赠送。

  望:一说为“看”。

  沾:渗入。

  译文二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

  鉴赏二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别人倾诉、表达。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悲凉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读者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7

  佚名〔两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里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里岁才回上。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上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上做饭,摘下葵叶上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把):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把lé把):众多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望:一说为“看”。

  沾:渗入。

  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人的兵葵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葵制度下的不*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的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读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葵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能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的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能。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读园荒,更其形能,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能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葵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葵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葵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鉴赏二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别人倾诉、表达。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悲凉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读者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8

  佚名〔两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里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里岁才回上。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上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上做饭,摘下葵叶上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把):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把lé把):众多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望:一说为“看”。

  沾:渗入。

  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人的兵葵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葵制度下的不*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的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读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葵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能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的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能。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读园荒,更其形能,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能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葵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葵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葵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鉴赏二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别人倾诉、表达。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悲凉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读者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译文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注释

  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内。

  鉴赏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

  归来献(一作报)天子。

  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注释

  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

  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动:惊动。行人:征人。

  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

  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黄河一作金河。

  陲(chuí):边陲,边地。

  系:捆绑。名王:指匈奴首领。

  赏析:

  秋战国以降,唐宋人才尤盛。唐代国力昌盛,士子多出名门望族,胸怀天下志向,之于家国苍生理解,自有其高人一等的贵族气度。诗以言志,所以唐代士子多以诗歌见长。宋于五代黑暗后立国,内国力积贫,外有契丹威胁,内忧外患之际,宋太祖毅然杯酒释兵权,以儒生道德为重。宋之士子大多恪尽穷理,严肃治学,所以有宋一代,理学家甚众。

  唐诗宋理,皆中华瑰宝,以意气评,历代诗人难出唐人之右,唐诗之气度,唯摩诘泰然。摩诘泼墨恬淡从容,内蕴琴画,通读一番自见其张力,见其世家、右丞气度。现今流传之作,大抵晚年田园山水笔墨,触目皆是“舍藏”自然。王维早期乐府多激昂豪迈,不失乖张。此诗即是。

  李氏父子马上夺江山,盛唐用兵频繁,世家子弟喜从军边境,载王颈而归,立功名于青史。文字意气,多见边塞军旅。乐府多歌咏之,文字冗长。这首《从军行》短短四十字,就将青年士子跨马离家至凯旋的过程描述,此等文思触角,非寻常人可为之。“吹角、喧喧、笳悲、争渡、日暮、战身、尽系、归来”之铺垫,通贯紧密。“行人、人起、嘶乱、河水、漠陲、尘里、王颈、天子”之后缀,情理简明。“言有尽,意无穷”,诗中意味,尽在摩诘笔触中。[1]

  虽然边塞诗通常与盛唐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它是最因循守旧的题材之一。盛唐诗人经常继续七世纪的景物断片并置,但他们能够将并置的景物断片和荒凉对照生动地戏剧化,这是他们在这一模式上获得极大成功的原因。从那些关键性的断片中,读者可以想像出完整的场景,然后将这些场景连接成一首近乎叙事的诗。王维这首诗运用了与卢照邻的《紫骝马》诗相同的技巧,不过王维用起来带有盛唐的复杂特性。

  王维将战争的XX与宁静的边塞景象并置,从整体效果看,王诗比卢诗远为自信。与对边塞战争向往的同时,产生了对游侠的兴趣。游侠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有时是横行的恶少,有时是勇敢、正义的犯法者,有时是战争英雄。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5)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10篇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1

  “唉,又要有一些孩子被迫出征了。可怜他们小小年纪啊!“人们在议论着城墙上张贴的写有新一批征兵人名的告示.我挤到人群中央,紧张地看着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快看完时,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应该没有我吧!可我的名字却赫然的出现在最后一个.那喜庆的红纸瞬间恐怖的黑色,将我无情地吞噬。

  十五岁年少的我,不得不参军出征.在离别的时刻,我的家人,许多的家人,来向我送别.离别的悲伤让我们泪流满面.我一一向他们告别,看到比我小几岁的弟弟,我嘱咐他:“要好好照顾爹娘。“未等我说完,他苦笑道:“兄长,明年,我也不得不去参军。“说完,我们两兄弟抱头痛哭,不知怎样从悲伤中走出来.我走了,我对送别的亲人们大喊:“我会早些回来的!“但我看到的却是他们更加伤心地流泪,我不解。

  没想到等待的日子那么漫长,就像汪洋中的小船不知岸在何方一样.我在战场上厮杀以麻痹自己思归的心,但每次看到自己日益斑白的须发,心中难免涌起无限悲伤.在中秋的前一夜,我看未圆的明月,心中默默祈盼:可以得到回家的消息.我期盼着,在期盼中入睡.但是弟弟去世的恶耗却像晴天劈雳一样向我击来,他走了,先我一步地走了,连尸骨都未找到,难道这就是士兵的归宿?中秋夜,我咒骂着月亮:为什么不让我们一家人团聚?我累了,厌倦了,真的厌倦了.我倒在月光下,看见如海的泪水,汹涌而来,我看到了月亮在落泪。

  “你的兵役已经服满了,可以走了!“我可以回家了!内心无比喜悦,什么都没收拾。拿一根竹棒,拄着它往家的方向行走.虽至耄耋之年,但我的步伐却变得矫健了,我变得年轻了。我走在梦中走过无数次的路,日夜兼程。

  终于在一个清晨,我走到了家.那天有些阴,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阳光与温暖!我想着家人见到我该是何等的欣喜,我们一家人又可以欢聚一堂了.看到同乡的一个人,我高兴地问他:“我的家中有什么人?“

  但他并不认识我,我高诉他我的名字,他看着我,在记忆中艰难地寻找我的影子。“我想起来了你的家在那里。“突然,他皱着眉头,悲伤地说:“有许多坟墓,长着松柏的.地方就是你的家“。说着指向一幢破旧的房子,来不及告别,我蹒跚地跑到那幢破屋旁,门上的铁锁锈迹斑斑,轻轻一拽,就掉落了。吱吱呀呀地门开了。这时,院中的野兔急忙窜入狗洞,野鸡也快速飞上房梁,上面有一个巢,里面有一窝雏鸟,很快乐的一家.院中一片苍翠。野生的谷子霸占了整个院落.井沿上盘踞着野生的葵菜.家人喜欢整洁,为什么院落会如此凌乱。我发疯似的跑到院后,看到一个个坟墓,墓碑上刻着亲人的名字,仅差我和弟弟的.亲人全走了,仅剩我与这院落,这难道就是我苦苦思念了几十年的家吗?

  真的是这样吗?那就让我也沉睡在这里吧!

  我打扫着庭院,准备在这里了此残生.我掸尽蛛网,却掸不尽内心的悲伤;我拔掉杂草,却拔不完心中的凄凉;我拂去屋中的灰尘,却拂不去绝望对心灵的尘封。一切恢复了原样,只是人已不在。

  我借来谷子,舂谷做饭,用野葵来做菜。羹饭熟了,端在桌子上,只有我一个人,与梦中欢聚的景象相去甚远,还有谁可以与我共享?

  走出庭院,向东看,那是我离开的方向。“我会早点回来“的呼喊还在耳畔,但我早已不是那个十五岁的少年,现已是皓首银发的耄耋老人。当年送别的亲人,许多的亲人都走了。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听到我的呼喊后,他们哭得更加心伤了,因为那一别就是生死相隔。我向苍天呼喊:“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天空报以我的只是泪水,无尽的泪水,那就让我绝望的心淋得更加透彻吧!

  新一批参军的少年在向亲人告别,哭声如涛。他们也希望自己早日与亲人团聚吧!他们在雨天离去,又是否会在晴天而归?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2

  一个深秋的早晨,一棵枝叶凋零的白杨树下,一片片枯黄的落叶,伴着一阵疾风,无可奈何地从树冠的顶端颠簸着、颤抖着,飘落下来,落在潮湿寒冷的地面上。

  我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朝着我记忆中的家乡走去。我突然停住了脚步,我居然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六十多个春秋未曾踏上过故土,我该往哪走呢?这时,对面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樵夫,我赶紧上前询问:

  “老哥哥呀,请问李老根家怎么走哇?”

  那樵夫疑惑地问:“你是谁啊?”

  “我是李铁柱啊,我打仗回来了,可我不知该走哪条路啦。”

  “啊?!柱子啊?你……你怎么才回来啊?”

  “你是?”

  “我是张三啊!小时候咱们一起抓过螃蟹,掏过鸟蛋,咋了?不记得了?”

  “原来是你啊!”我不禁老泪纵横,“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没见了……”

  “唉……你我都老了……”他也忍不住叹息起来,“你一走就是六十多年……唉……这仗,总也打不完呀。”

  “唉……对了,我家中还有谁呀?我爹娘呢?我的弟弟妹妹呢?”

  “他们都死了。”

  “什么?都死了?”我的身子不由一颤。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活得长啊……你妹妹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你弟弟是十年前死的。”

  “啊……”我哽咽着。

  拜别张三,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家里走去。

  一阵冷风吹来,我才发现自己已来到了似曾熟悉的村口。当年那个春天好像就是在这,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紧握着我的手,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早点回来;弟弟为我提着包裹,妹妹摘了一束野花,他俩一左一右,与跟在后面满脸惆怅的父亲一同送我到此……

  我不知道是怎样回到村中的,更不知道是怎样回到阔别了六十五年的家中。家里的院墙已经坍塌,野兔从家里探出头来,睁着发红的眼睛疑惑地盯着我的举动。推开摇摇欲坠的屋门,房梁上几只野鸡惊叫一声,扇动翅膀,噗噗地飞窜出去,掀起滚滚尘埃。阳光斜照进来,投下了一道光柱。光柱下躺着几段断掉的凳脚,散了一地发霉的稻草,几件扔在地上的破衣。破败的景象使我惊讶:难道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家?!我那总是忙碌的爹娘、我那疼爱我的兄弟、我小时候陪伴我的床炕呢?在庭院后面,我找到了我的亲人们……庭院后面,是一个接一个的坟墓: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他们都躺在泥土下面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我采下野葵做了一顿饭,猎猎篝火燃起,烟火中,往事历历在目:父亲母亲慈祥的面容,大哥大姐弟弟妹妹欢快的笑脸……如今,一切都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毁灭。我仿佛看到爹娘在一旁,兄弟在一旁,快乐地谈笑。但一转眼,却什么也没有了。只有野草在生长,只有风声在吹响,只有鸟儿在凄唱。

  走出门来,向四面望去,喧嚣不复存在,空无一人。曾经的人都已经离我而去。想着想着,言语不得,悲从中来,泪水便落满了衣衫。

  夕阳西下,晚霞像一块巨大的血块在天地间凝结。整个村庄像无人一样的宁静……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3

  我,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任棋手摆布着。

  ——题记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如今,年过古稀的我终于回家了,地狱般的生活也结束了。闭目回想:几乎每时每刻都与死神相伴,一不留神生命就没有了。几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几十年来,记忆中只有战争,生活中弥漫着硝烟。硝烟中间杂着血腥。时时刻刻都在恐惧中生活,胆战心惊;上一秒你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下一秒你或许就是一具死尸了。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满心欢喜的回家,想着与家人过着*淡的生活。可当遇到昔日好友打听了家中状况后,却发现……顿时,我傻眼了,绝望了。为了回家,我坚强的的活着,在死亡线上徘徊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活着,还有人等着我回去。”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活下去的支柱也内有了。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我疯一般的奔进那已破烂不堪的木屋。野兔从狗洞里窜进来,野鸡飞到屋梁上。不,这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好了,我在心里告诫自己这并不是真的。但事实就是事实,不管你怎样躲也躲不掉。最终我承认了这是真的,不是梦。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4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考上状元。可就在我十五岁时,战争打破了我的梦想。因家中父亲年事已高,弟弟又小,义不容辞参军的任务落在我的头上了。

  依稀记得离家时,回望自己的家人时,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一样流出来,想着再见到家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我只好把对他们的爱埋藏在心底深处。随着军队的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目睹战争的烟火,每天见到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里,自己心里恨战争得残酷。可是因为看惯了战友的的生生死死,我已麻木了: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棋盘上一个小小的士卒,终究会被棋手摆布一生,战死沙场。然而我没料到的是:我的生命如此顽强,一场有一场恶战,我终于挺过来了。值得庆幸的是:我熬过了六十五个日日夜夜。如今将军看到我我像一条拉磨的驴子一样不行了,可怜我,勉强答应我回家。我得心里别提多么高兴,想到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加快脚步往家奔走。

  我也记不得走过多少时日,吃过了多少苦,终于来到了渴望的梦寐以求得家乡。看到了家乡人,打听了家中情况,他指了指我家的方向,唉了一声,转身就走……,我赶紧奔向家门,这哪里是家呀!荒无人烟,我真不敢面对呀!房屋快要崩塌,兔子野鸡时常从狗洞出入,屋顶和井旁长满了旅葵,屋内破烂的衣服已变成灰了,散发出阵阵霉气,让人窒息,我用院内的粮食做熟了饭和菜。却不知道该送给谁来吃?饭后,我蹒跚的走向院子向东看去,眼泪禁不住流下来……

  我问自己:为什么苍天对我如此不公呀!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竟是更大的不幸。我将如何生活下去呢……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5

  战争至今还没有结束,但我早已走不动了,因为实在是太老了。现想起当年十五岁开始出征杀敌无数。但谁料?时间将我从少年变为一个年过80的老人。这一夜,我坐在床上向天空那皎白的月亮望去,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吧。“哎-"我长叹了一口气,准备收拾好行李,向将军道别。

  路上,我用手拿着奖赏的银两曲骑着马向家里飞驰而去,这时,我看到了小时的玩伴便问道:"朋友,我家里还有谁在啊?”朋友见我吃惊了一下然后大叹一声道:"朋友啊,从这里向你家望去怕是只能看到松拍和坟墓了。”

  我连忙快马加鞭向家中飞驰而去,到了家门口发现天早已黄昏了下来。我走进那熟悉又陌生的小院,几只野兔快速的从狗洞里跑了出去,庭面上早已长满了野生的谷子。再向原本打水的小井走过去,发现井口却被野生的葵菜给掩盖。只怕井中的木桶不经多用后腐烂了吧。走到门前,推开欲坠的大门,房梁上几只野鸡惊叫了一声,连忙扇动着翅膀扑扑地飞蹿出去,掀起阵阵尘土。尘土下便是几件散落的家具和撒了一地的发霉的稻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就是我家?!

  我在院子里弄来些野谷和野菜,架起篝火,煮饭充饥。但饭熟了后竟发现多煮了一份, 于是我将那些多出的一份端了起来想给姐姐来吃,但,不争气的手却将将这饭菜洒落在地上。也对,家里只剩我一人了,还端给谁吃呢?

  一屡月光从破烂屋顶射了进来,洒满了地板。今本是中秋之夜,但因这该死的兵役制度竟只剩我一人了,我走出门,向东方刚出来的月亮望去,心中不经悲凉了起来,眼泪不经姗姗泪下……

  不经念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6

  秋风呼啸地吹着死气沉沉的大地,带来了悲凉与绝望。远处,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拄着木杖来到破败不堪的家门口,在他的身后,夕阳无力地把影子投射在荒草丛生的土地上,呈现出这位老人六十五年痛苦的记忆和心中空荡的阴霾。 六十五年以前,这片村子富饶而充满生机,一队官兵进入这片村子时,一切都变了。无数棍子和鞭子驱赶着这里无数的青年。

  一位十五岁的青年被逼着穿过一条条泥石小路,伴着路上飞扬的尘土,踏上了未知的征途,走入了一个不可把握的悲惨社会。 翻山越岭的人们,正向着远方天际边出发。他们不知道,无数鲜血与生命将在边疆的关隘中流逝。一次次征战;一次次伏击;一次次流血;一次次牺牲。胜利和失败都改变不了他们的思乡之情。时刻面临死亡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徘徊在他们心间,有时想跳到烈火中逃脱世俗的磨难,可是一想到家里的亲人在等待自己的归来,他们忍住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煎熬。 又是一次大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残余部队逃到了一座荒废许久的孤城,面对敌人浩浩荡荡的军队,面对自己那人员所剩无几的城头,这位老人对敌人说:不!

  殊死的较量之后,大部分人都死了,短暂的反击淹没在无垠的*原中,但敌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无力的马蹄把这位老人带出了绝望的战场。 六十五年的战争给了这位老人一个伤痕累累的躯体和六十五年的痛苦记忆,跟他一起去的同乡都死了,留下了一副副白骨和一缕缕轻烟。他走向了破败不堪的村庄,远远望见了一个步履蹒跚的驼背老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这位驼背老人跟前,急切地问道:我家中还有什么人? 驼背老人无奈的回答道:远远望去是你家,已经变成了松柏参杂的一片墓地。他悲从中来,却不能嚎啕大哭,只能老泪纵横。走到破败不堪的家门口,推开已开始腐烂的房门,更是呈现出一片悲凉的景象,机敏的野兔从狗洞中钻走,野鸡拍打着翅膀飞到弯折的房梁上。房中生出了野生的稻谷,枯井边生出了野生的葵花。老人把谷子捣碎,把葵花采下,做了一顿简单的饭菜,饭马上就会做好,却不知喊谁吃饭。无法一个人吃下这饭菜,只好在这悲凉的村庄里,遥望东方。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7

  时光远去,告别了童年的天真无邪,纯真快乐;十五岁的年龄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只得离开至亲至爱的家人,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走向那无情的战场。每当月圆时,月色入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每当泪水爬满面颊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家人的样貌,家乡的一切一切都让我如此怀念。冰冷无情的战场描述了所有的所有:一位位战友倒下了,强忍着痛苦死去了,那血腥的场景简直无法想象。

  而我这个幸存者,从那个无所事事的少年,经过了岁月的冲击,成为了一个白发苍苍、日日思归的八十岁老头。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早日回归家乡。经过了一路艰辛的跋涉,我终于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回到了阔别65年的故乡,回到了我65年来,我日想夜盼的故乡。但是眼前的一切我完全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家乡吗?原本应该挂满剪纸花的墙早已坍塌了,成了野兔的家;野鸡站在房梁上不停的啼叫,用它那豆大的眼睛迷茫地看着我。纸做的窗纸已经破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洞,阳光从洞*进来,斜眼描见了多年前父亲为我煞费苦心制作的小书桌,如今已腐朽,从前陪伴着我度过十五个春夏秋冬的那张大床也爬满了蛀虫,木屑堆满了整间屋子,我捡起仍在地上的那件衣服,轻轻地抚摸着,眼里满是泪水,泪光中重现了那幅母亲为我织布的温馨的情景;我触景生情,想起一家人其乐融融,在饭桌上围成一圈,谈天说地,欢笑着的美好情景,竟如此怀念擦干泪水,走出家门,带者沉重的心情来到后院;70多年前,我曾与小伙伴无忧无虑地嬉戏着,可眼前的景象不堪设想:草地上长满了野谷子,井边野菜遍地,在竹林里隐约可见一片坟墓,我步履蹒跚地上前,看到墓碑上刻着爹娘的名字,我心如刀绞—痛!

  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不复存在,一声声贴心的关怀淼无音讯。我再次回到后院,顺手采摘野谷子、野葵菜,回到废墟中拿起以前的厨房用具,煮好了热腾腾的羹饭,我举目无亲不知与谁分享。放下锅子走出家门向东看,我用充满血丝的双眼望了望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暗淡的蓝仿佛祭奠着原本的一切一切,而现在,一切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8

  战争已成往事,胜负不在被挂念。当脚步已显得蹒跚,我想我该回家了。

  没想到自己还会认得这山路,它已随岁月的流逝变得*滑,偶然突兀的石子也不甚明显。我定步凝望,看到了七岁满头蓬发,举着蒲公英飞奔的自己;看到了十一岁背着山柴,袖口里紧紧地裹着一本书的自己;看到了十四岁因为丢了镰刀不敢回家,半夜里被家人在大杨树下找到的自己;看到了十五岁的自己,然后时间定格,父母、姐姐、小弟,来为出征的我送行,还记得父亲眼中的坚定、母亲低声的抽泣、姐姐递过来的荷包、小弟珍藏的小木棍,还记得风一路往南吹,而我一路向北走。

  回忆飘散,视线清晰,眼前的这个人他是谁?“虎?你是虎吗?”我努力回忆,他就是后排房的阿虎。“阿毛?”他微颤的声音,让我压抑了六十余年的情感迸发出来,六十多年没有听到这个属于我的外号了。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接着它流露出了使我不安的怜悯,一片干枯的叶子划过眼前,似乎预示着悲哀。

  “前面那有两棵松柏的.院子,就是你的家了,那一个一个的坟墓,只是你家人的归宿吧。”他用与我同样苍老的手拍拍我的肩,然后转身,不见。

  我带着近乎绝望的一颗心,来到家门口,低矮的四个小土包,将心逼向绝望之颠。一切注定会是悲伤的。野兔从狗洞跳进跳出,野鸡在屋梁上扑扇着翅膀,院子中有野生的谷子,水井上生出了莫名的葵菜……我尽力以*静的心情面对眼前的一切,而心,已被撕成碎片。

  我上前,摘下庭院中的谷子和葵菜,生了火,我要做饭。我对自己提出了这辈子最苛刻的要求——微笑。我试着咧一下嘴,却感觉生疼。

  那口破锅里的水沸腾了,水中的几棵干巴巴的谷子和葵菜也随之翻滚,除此,没有任何活动的东西。忽而一阵风吹过来,我似乎听到些微的金属碰撞的声音,我苦笑地摇摇头,幻觉吧。可是那声音又随着一阵风飘过来,它不是幻觉。我循声而去,看到的是一只灰褐色的、生了锈的小铃铛,它像六十多年前一样挂在门口,孤孤单单地挂着。我轻轻地把它摘下来,轻轻地把它放在左边胸口的位置,只有手中一碗粗糙的、没有任何味道的饭,还有一点温度。

  看门外东边那棵大杨树,还如六十多年前一样站在那儿,可是世事变迁,一切都已不是从前。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9

  “马上就要回到六十五年前的故土了。”我心里这样想到。“自从十五岁那年外出当兵时,心中便没有许多可以活着回来的奢望,认为只要一生为国效力,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够了,哪怕战死在疆场也值得。”以前那熟悉的画面,那亲切的感觉又回来了,只是想了少了以往的生机勃勃,一片死的寂静,当年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如今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就和我一样,深褐色的皱纹一条条陷阱了我土黄色的皮肤里,两条深深的眼袋垂吊在已失去神采的眼睛下,风吹动我的头发,银白色的发丝无力地任由摆动,当年挺值的腰板已成了佝偻地让人心酸的背影。

  这时,从路的那头走来一位似曾相识的老乡,我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老乡看到我,先是一愣,等到识别我是乡里人后,才缓缓张开口:“看见前面了吗?那就是你家,松树柏树中的一片坟墓。”坟墓?我那些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荒凉、凄惨的感觉涌上心头,那如晴天霹雳的几句话,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六十五年来的风雪交加,六十五年来的满腹衷情,要向谁去倾诉,又有谁可以洗耳恭听?现在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的坟冢!

  来到院里,房屋已没有了六十五年前的整洁,野兔在以前的狗洞中乱跳,野鸡在房梁山乱飞,羽毛漫天飞舞,一股霉臭味传来,让人不禁心酸落泪。野谷子在院里肆虐地生长,水井上生长出了冬葵,此时我满眼都是荒凉凄楚的景象,人去屋空,人亡院荒,以前的幸福美满早已魂飞湮灭,只留下一大片枯黄色的野草……这时候只能默默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冬葵嫩嫩地叶子煮汤就算是菜。汤和饭不一会儿就做好了,这时我才发现不知道和谁来吃这些简单的饭菜?一个人的家孤零零的,一口饭,一口汤我已无法再咽下,只能端着饭茫然地向东面望去,眼神中充满着无助,默默地流泪,我感觉此时的心空洞洞的,没有了往日的快乐与安宁……

  我渴望那和*,战争的残酷已使我厌烦,家乡的凄凉惨不忍睹,和*年代仿佛离我们很远,那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

改写《十五从军征》作文1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衰。”

  十五岁那年,我本应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我本应在私塾读书,然后娶妻生子,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安然老去、死去。可残酷的战争却让我的梦瞬间破灭。当官兵硬拉着我出家门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张张亲人的脸,那是一张张痛苦的脸、绝望的脸、布满哀愁的脸,我永远也忘不了母亲布满泪痕的脸、忘不了家中弟弟妹妹那哭的撕心裂肺的声音、更忘不了父亲那眉头紧皱的脸、握紧了的、布满青筋的手。

  可最终,我还是离开了、我还是被迫离开了。我被派遣到了西北边塞,现实残酷地告诉了我这里的生存法则——杀!杀光敌人。你便能回家。于是,我开始了沙场拼搏。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我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在我终于杀不了敌人、连路也走得无比艰难的时候,朝廷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我终于可以——回家了!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

  终于,我回家了;终于,在我八十岁的时候,我回家了;终于,在我在沙场历经生死搏斗六十五年之后,我回家了!当我蹒跚地走在家乡的小道,道上留下了一浅一深的印迹——我的两只使不上镜的脚和一根磨损了十几年的拐杖。我一瘸一拐地走着,路上碰见了小时候的玩伴。虽然他已经老的不成样子了,但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我们俩攀谈着,我问他:“我的家里还有哪些人啊?”伙伴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看吧,那就是你的家,可是,家里已经没有认了,只有一个连着一个的坟墓。”我颤抖着双手,蹒跚地走到家中:这还是我曾经记忆中的家吗?这还是我曾经充满了温暖、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家吗?野兔、野鸡在我的家中安了窝,从狗洞中钻来钻去,在房梁上飞来飞去。庭中生长着野生的谷子、井边生长着野葵。看着这一切,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想象不出我的亲人日日夜夜流泪、日日夜夜等待我回来的情景。他们该有多么大的痛苦啊!

  我把家中的野菜拿来做粥,把稻谷剥来煮饭。生火做饭这些小事儿在沙场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做起来算是手到擒来了。粥饭一会儿就熟了。我该是有多久没在家里吃过饭了?可故人已去,这么多饭我该给谁吃呢?

  吃后,我走出客厅,倚在门边,一时不知所措。往东边望去,一片金黄的花海。却无人与我共赏其美。想到情深处,触碰到我的心弦,不禁泪如雨下。

  造成我今天这般凄惨局面的人,是我吗?是我的亲人吗?是朝廷吗?不,不是,是这个无情的社会啊!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6)

——十五从军征作文5篇

十五从军征作文1

  一个刚刚年满15岁的少年被征去参军打仗了。经过65年茫茫的漫长征战,大难不死的他从15岁的少年变成了80岁的老人。

  他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虽说兵役期长了点,但有命在,已经很幸运了,应该高兴啊。他拄着拐杖,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每每遇到乡里的人,便赶紧询问自己的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的状况,许多年轻的乡里人不知道他是谁?年长的略微能辨认出他来,告知家中的情况……从远处看自己的家,家中都是松柏、坟墓,野草丛生,老人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到了家,他才发现自己的家早已变成野兔、山鸡、杂草、飞鸟的窝巢,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有的只是老人那颗凄凉、孤独的心。庭院、井上长满了谷物和野葵菜。老人把谷物的壳捣掉做成饭,采下葵菜做成汤。饭菜做熟了,却不知道还能与谁分享。老人的心凉了,他难受极了,哪里还吃得下一口饭菜?只好茫然而绝望地向东方看去,默默地流泪……战争啊战争,你可知道你给多少人带来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你可知道你让多少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让多少孩子不但上不了学,还成了孤儿?你可知道你让多少人走上了不归之路?你又怎么能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战争啊,不要还以为占有就等于幸福!人们啊,不要再拿生命当儿戏!

  战争,你给人们带来的太多了——你教会了人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你教会了人们要以大局为重;但同时,你也教会了人们自私,争抢,痛苦,不甘心和不满足、总想拥有的野心!我希望*永远不会有战争;我希望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

十五从军征作文2

  十五少年郎,乌黑青丝为一身戎装,八十时已为暮年,终能回家寻亲郎。不曾想过,这六十五年前与家中父母妹的遥遥一望,却望穿了阴阳。

  十五那年,怎奈何,朝廷如此怠政,战火纷飞,却殃及百姓。无人愿,家中再无青壮。上至京城帝王室,下到乡野百姓家,孩提宏愿,却没了期待。父母高堂,膝下只此一子,又何曾放心过?朝廷*只会咄咄逼人,君王走狗只将百姓堆*肉墙,迫不得已,只得赶赴沙场。

  日又日,年再年,英勇杀敌,血沾铁甲。十五郎已成摇杖翁,才使回到家乡,战场奔波,又有谁知存活?即使得以存活,也是白发苍苍。却还幸啊,落得个忠义还乡。

  泥泞道上,六米街墙,早已变样,偶遇同乡,忙问亲郎:“吾家何处?可还安好?”同乡背身遥指:“远处那松柏之冢,便是汝家,家中之人,汝说安好不安好啊?”手中杖落,心之悲,无以言复。云云前去,步步踉跄。墟废一片,冢冢座座,松柏掺杂在乱生的野草中,伛偻跪倒在坟前,口中念叨:“这非吾家!这非吾家!”

  推开旧舍房门,野免在狗窦钻进钻出,野雉被推门声惊到了房梁上,家院杂草丛生,早已破旧的水车边,生着片片葵菜。

  挽起衣袖,执杵臼,捣去各物皮壳煮成饭,采来野菜做成羹。门外的雨不停的下着,是在为谁哭泣?饭羹已熟,不知该送给谁吃,空悲切!欲行了断,却又知自己已命不久矣,叹而罢休。家已不在,半生年华尽数献与国家。

  他似是看见了姊妹围父母嬉笑打闹的场景。阿妹笑着向他比划着“快来玩!”他追着她出了家门,想叫阿妹来吃饭,腿脚却已不便,只能看着阿妹跑向东边那茫茫与天相连的远处。本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却没有一束光。他站在雨中,回过神来,不禁老泪纵横,洒落征花上。

  谁知道?老翁的泪水,汇成的,却是乐府写出供皇室饮酒作乐的乐章。

十五从军征作文3

  终于可以回家了!心中满怀着无限的欣喜和期望。远看家的方向,几行老泪流在苍老、布满皱纹的脸上。

  六十年前,我十五岁,心中满怀着少年的壮志。朝廷征兵,我义无返顾地跨上了战马,不顾家人的反对准备军征,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缝制衣裳,眼泪在不知不觉中也已经湿透了刚刚做好的衣服。母亲不停的嘱咐我,父亲默默的`看着我,将我送了好远好远。我跨上战马,扬鞭而去。

  黄沙滚滚,我已征战过无数。我知道,年迈的父母在等着我回家,所以我不能死,我杀敌无数,也立过头功,只是,我与父母渐渐失去了联系,一切关于他们的消息都断了。

  那年的中秋,月儿很圆,而人却何时才能团圆?在那边关夜晚静的可怕,风一个劲的吹,吹得我心冷,好冷。

  六十年之后,我以一个壮志凌风的少年长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兵,唯一想的就是回家看看我的老妈妈。

  “爹,娘,孩儿回来了!”我激动的推开家门,去看到一片狼藉的庭院。野兔到处乱跑,野鸡在梁上乱扑,走到后院,看到的却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坟墓。我扑在父母的坟前大哭,深秋的傍晚,偶尔有几片落叶孤风飘荡。

  我不由的叹息,我为国献一生,却落得父母离我而去。哎,我老了,不中用了,但我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度过此生。尽管如此,但过着田园生活却感到很快乐,即 使 有时也会感到寂寞。

十五从军征作文4

  望着天空,轻呼一口气,心想:离开家已有六十五年,不知现在父母是否安在,亲朋好友是不是已经儿孙满堂。

  在回家的路上,和熙的春风轻抚着我的心,勾起我心底的回忆:六十五年前,我正和父母与妹妹在院子中闲聊,突然一群士兵闯入了我家,那群人说:“就这小子吧!我看着他行。”一群人强硬的把我拉走,我强烈的反抗,父母也求着不让他们带我走,看着父母眼睛流出的泪水,我满脸的愤怒。最后,为了父母不再为难,我还有踏入当兵的征途中,那时我还仅仅十五岁,听到前面的车夫说:“老大爷,到了!”我才从回忆中清醒过来,慢慢的下了车。

  走在村中,发现村庄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路途中我碰见了一个我的乡邻,我问他,我的家里还有什么人?乡邻说:“想那边远远看过去就是你家,门前松树和柏树中是一片坟墓。”我的心突然惊了一下乡邻又告诉我:“你走近看野兔子从狗洞里面出入,野鸟在你家屋顶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各种各样的野生的谷子,还有野生的葵菜环绕在井台上,包满了整个井台。”当我回到家中做饭的时候用野谷和舂米来做饭,摘下葵菜来做羹。汤和饭不一会就做好了,但是却不知道应该叫谁一起来吃我做的这些饭菜。

  我走出大门向着着东边的方向望去,泪水一滴一滴,滴在我的"征衣上。我从小就出去参军,现在我的亲人都没了。我连他们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现在的我真的很后悔,我为什么会去参军。

  以后的每个清明节,我都会去看看我的家人,和他们说说我的心里话。

十五从军征作文5

  十五岁那年,离开了家乡,走向那无情的战场。每当月圆时,那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泪眼朦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家乡,看到了亲人多少次梦里回到了家乡,看到了静静的院落,白发的双亲,是那么的亲切。但却总是梦而已!

  冰冷的战场诉说了逝去的时光,一位位战友倒下了。将军们说战争就要结束了。我们一直盼望,但是我一次次死里逃生之后,却又被派往边疆做守卫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这个幸存者,经过了无数的仗,成为了一个满头白发,老人。只有回归故里,才是我唯一的期盼 经过了长途的跋涉,我终于回到告别65年的家乡,回到了我的家乡,回到了65年来,我天天想,夜夜盼的家乡。但是眼前的景象如滚滚而来的浪潮淹没了我的喜悦。这是我的家吗?惊飞了草丛中一群群的野鸡,它们停在房梁上,用它的眼睛疑惑地望着我。原本有花的墙已经坍塌,成了野兔的家几只野兔探出头来——他们为一个陌生人的到来而感到恼怒;。纸窗户已经破了,留下一个巨大的圆形的洞,阳光从圆里射进来,父亲亲手为我制作的小木桌,可如今已腐化,从前伴我度过十五个春秋的.那张小床也堆满了稻草,我抚摸着那件丢在地上的破衣服,眼前浮现出母亲给我们织布,一家人其乐融融,围成一圈,聊着天,欢笑着的情景……

  我采下野葵做了一顿饭,放在地上。我看到爹娘在一旁,兄弟在一旁,快乐地谈笑。但一转眼,却什么也没有了。只有野草在生长,只有风声在吹响,只有鸟儿在凄唱。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7)

——《十五从军征》改写_改写《十五从军征》3篇

《十五从军征》改写_改写《十五从军征》1

  而我这个幸存者,从那个无所事事的少年,经过了岁月的冲击,成为了一个白发苍苍、日日思归的八十岁老头。“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早日回归家乡。经过了一路艰辛的跋涉,我终于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回到了阔别65年的故乡,回到了我65年来,我日想夜盼的故乡。但是眼前的一切我完全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家乡吗?原本应该挂满剪纸花的墙早已坍塌了,成了野兔的家;野鸡站在房梁上不停的啼叫,用它那豆大的眼睛迷茫地看着我。

  纸做的窗纸已经破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洞,阳光从洞*进来,斜眼描见了多年前父亲为我煞费苦心制作的小书桌,如今已腐朽,从前陪伴着我度过十五个春夏秋冬的那张大床也爬满了蛀虫,木屑堆满了整间屋子,我捡起仍在地上的那件衣服,轻轻地抚摸着,眼里满是泪水,泪光中重现了那幅母亲为我织布的温馨的情景;我触景生情,想起一家人其乐融融,在饭桌上围成一圈,谈天说地,欢笑着的美好情景,竟如此怀念…擦干泪水,走出家门,带者沉重的心情来到后院;70多年前,我曾与小伙伴无忧无虑地嬉戏着,可眼前的景象不堪设想:草地上长满了野谷子,井边野菜遍地,在竹林里隐约可见一片坟墓,我步履蹒跚地上前,看到墓碑上刻着爹娘的名字,我心如刀绞—痛!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不复存在,一声声贴心的关怀淼无音讯。我再次回到后院,顺手采摘野谷子、野葵菜,回到废墟中拿起以前的厨房用具,煮好了热腾腾的羹饭,我举目无亲不知与谁分享。放下锅子走出家门向东看,我用充满血丝的双眼望了望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暗淡的蓝仿佛祭奠着原本的一切一切,而现在,一切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

《十五从军征》改写_改写《十五从军征》2

  夕阳西下,从军十几年的家禾不禁驻足望着那轮凄美的夕阳。他喃喃道:“母亲,兄长,你们可都还安好?禾二不孝,这就回家去寻你们。”说完,他拢了拢肩上的包裹,又继续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记忆中热闹的街道不知在何时已变得冷清,房屋也大都破败不堪。家禾不禁心生感慨:“这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竟如此之大啊!”想着,他加快了步伐,想要见到亲人的心情在此刻变得愈发强烈起来。

  到达村子的时候已是第二日中午了。整个村子在烈日的照耀下,更是显得荒凉。家禾望着面目全非的村庄,不禁怔了怔,而后才抬脚走进村庄。他边走边在寻找着,看看是否还有自己所熟识的人。想着,他便迎面碰上一个两鬓斑白,手持拐杖的老人。

  家禾看他有些面熟,仔细一想,记忆中儿时玩伴的模样竟和眼前人渐渐重合起来。他上前扶着老人,问道:“你可是阿连?”老人闻言,偏着脑袋想了想,答道:“是我,莫非你是……”老人打量了一下眼前人,猛地一抬拐杖,激动地说:“你……你是家禾!”家禾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笑容:“是我。我从军的这几十年,家中人可都还安好?”老人摇摇头,叹息着说:“唉,一言难尽啊。你走之后,这里每年都还在征兵,你兄长也被抓了去,你母亲从此茶不思饭不想,没多久也就去了。这村子里只剩我们这几个孤家寡人咯。”

  家禾匆匆告别了阿连,快步走到了自己的家中。只见院子已经杂草丛生,还有数不清的野禽;墙上的泥土都已褪色剥落,房屋后面,是紧挨着的坟墓。真是好不伤感!家禾随手摘了点野菜,做成食物后端上桌,只是,少了昔日的热闹而已。想到这,他的眼泪差点没能够抑制得住。吃完饭之后,他又起身站到了家门外。

  家禾望着依然陌生的家乡,眼泪终于夺眶而出:“为何连年征战我都未曾随他们去了,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家禾啊家禾,你的家在何方啊……”

《十五从军征》改写_改写《十五从军征》3

  从军

  我正值风华之年的时候,边关总不得安宁,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百姓的安宁,我毅然决定从军。 离别那天,父母到村口送我。那时,正值春天,柳枝随风摇曳,柳絮漫天飞舞。我一步三回头,啊!我这一去何时才是归期?何时才能再见到我亲爱的父母?何时才能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

  乡愁

  黄沙滚滚,我已征战过无数。我知道,年迈的父母在等着我回家,所以,我不能死。我杀敌无数,也立过很多战功。只是,我与父母渐渐失去了联系,一切关于他们的消息都断了。

  那年的中秋,月儿很圆,而人却何时才能团圆?在那边关,夜晚静得可怕,风一个劲地吹,吹得我的心好冷,好冷......

  归家

  转眼,几十载过去了,我已年迈花甲,我终于可以回家了。家呀,我思念了几十年的家呀,我终于可以回到你的怀里了!不知道父母是否还健在,是否仍在等着他们的海儿回家。想到这,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爹,娘,我回来了!”我激动地推开家门,却看到一片狼藉的庭院:野兔到处乱跑,野鸡在梁上乱扑。走到后院,看到的却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坟墓。“爹,娘,孩儿回来了,您们看,孩儿回来了......”我扑在父母的坟前大哭。深秋的傍晚,偶尔有几片落叶孤零零地飘下......

  老境

  我老了,不中用了,但我什么也没有,也只能依靠自己养活自己。整天伴着我的,只有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我只想清静地度过此生。尽管如此,但过着田园生活的我却也感觉很快乐,即使有时也会感到寂寞......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8)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翻译:

  *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鉴赏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

  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

  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9)

——王昌龄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独上 一作:独坐)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⒀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一作“雁门关”。

  ⒁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数民族*。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辕门:指军营的大门。

  ⒃吐谷浑:*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赏析:

  组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其一】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其二】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其三】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四】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其五】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像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其六】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其七】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用笔隐曲,语浅意深,余味不尽。

  诗的前三句写山多、烽火台多,以及边塞将士对烽火的依赖,均属静态描述,突出了唐军在玉门关一带边防设施的完善和布防的到位。至第四句笔锋一转,引入的动态画面,视野之中闯入了一匹马儿,但转瞬又消失在深山密林里。动静结合,形成叙述力度上的张弛美感。而“不见踪”则又将马行之疾,山林之深准确地刻画了出来。虽然已经看不见马了,但仍然能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让读者隐约地感到边防健儿身手的敏捷。这种结尾,颇为耐人寻味,正如诗人在《诗格》中谈到结尾一句如何处理时所写的那样:“每至落句,常须含蓄,不令语尽思穷。”全诗起笔突兀,收笔婉转,而又似乎绵里藏针,读来颇感意味深长,值得玩味。


推荐访问:从军 赏析 原文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1 《15从军征》原文及翻译

猜你喜欢